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天下使 > 三国之天下使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十九章 科技兴农(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之天下使 章节目录 第六十九章 科技兴农(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月初,沓氐全县都开始了最忙碌的春耕

    县衙又一次发布春耕动员令:

    所有非紧急项目全部停建,动员一切可以劳动的力量参与春耕。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墨家已经完成了庄少游提供的图纸上的新农具,大黑山的铁矿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制作点农具还是绰绰有余。

    全县九百头耕牛,还有新占的湾子镇的一百头耕牛愿意租借给县衙统一调配的有九百头,再加上墨家的上百头耕牛,总共协调到耕牛一千头左右。

    全县田地分为数大块,县北河套三百顷,县东南平原有田两千顷,东北地区划给墨家的龙湖西上田一千顷

    划给周天的湖东上田一千顷,划给县里其他地主、百姓的田地有两千顷分布在青湖西,

    而秦岭等人的一千五百屯田兵则是要在青湖东开垦良田两千顷顷。

    庄少游把自己的军队安排在最外侧屯田,也是宣示一种决心,即使高句丽来袭,也是庄少游自己的屯田军先遇敌,

    如此安排倒也令百姓对他的信任加深了不少,许多地主也安心了一些。

    湾子镇在湾子河河套平原原有田地七百顷,又在湾子镇的南部二十里的荒废的大平原上新垦田地伍百顷。

    如此,沓氐县全境,包括湾子镇总共有田九千伍百顷,再加上分布在偏僻处的乡村的田地,总共有上万顷的田地,比去年全县的耕地足足扩大了近四倍。

    因此耕田工作压力巨大。

    这时候,墨家的新耕法则是开始发挥能量。

    庄少游也按耐不住跑到墨家的田地去观摩,国渊和墨土二人在茫茫碌碌地指挥着各种事宜,还有一些镇长、村长被请来这里观摩学习。

    只见龙湖西岸的一千顷田地上,三个墨家子弟赶着九头牛拉着一个巨大耙犁

    那犁耙长度达到惊人的三丈宽,下面是一排排的铁齿,上部是一个特殊的木制机关,

    两个墨家子弟在牛的两侧以奇异的节奏引导牛,另一个墨家子弟站在犁耙上操纵那个机关。

    拉犁的 速度比一人一牛时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但是总体上耕地效率提高了六七倍!

    特别是这样的宽阔平原地区,动辄就是数百顷的上田,并且这里河道纵横,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土质松散,非常好犁,加上数十年不曾有人耕种,这片田地的肥力令人相当的期待,至少三五年内不用担心土地肥力不够。

    一个时辰左右,走了数个来回,大约耕出了三十亩地,也就是两顷多!

    这些牛每耕一个时辰需要歇息两刻钟,吃点草继续干活。

    一天下来,墨家的一千顷地耕出来四百多顷!

    看着架势最多两天就能搞定这一千顷地。

    在旁边参观的庄少游看傻了眼,我滴草!这是联合耕地机么?

    好像比那玩意儿还牛逼,除了科技水平的差距,动力上还要靠畜力,再没有任何缺点了!

    庄少游只是感叹这耕地效率,但是附近负责指挥调度的国渊等官员则是心情激动,那些来参观的镇长和村长则是快要疯狂了,纷纷聚集到国渊和墨石的身边鞠躬作揖,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

    庄少游见状,这样笼络民心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于是上前咳嗽几声,大声道:“乡亲们,大家都看到了吧,只要用上这新的农具和新耕法,耕地效率提高多少想来大家心里有数,这样,从明天起,县城和墨家会派人前往各村各镇进行指导,优先耕作成片儿的大田,这样效率高些,希望大家不要为了小利而耽误大局!诸位请放心,本将军保证今年绝对不耽误任何一顷地的播种时间!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下面的镇长村长顿时一阵欢呼,然后告辞离去。

    国渊倒是不介意庄少游抢他的台词,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庄少游弄来的,自己只是负责执行而已,并且只要是为民办事,这些虚名倒是无所谓。

    墨石则是笑嘻嘻地看着庄少游,看得庄少游一阵的尴尬,刚才光顾着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却忘了这是借花献佛,于是抱歉地看看墨石。

    各为村长镇长回去之后,极力的吹捧新耕法的效率,自发地鼓动村民将田地联合起来申请耕作

    虽然有牛的农户不担心,县里当初借牛的时候可是承诺过了,保证耕了自己的田,

    但是有牛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农户是没有牛的,一家一户最多也就几亩到十几亩的田,根本上不了规模,

    所以在村长们的组织下,农户联合起来,原先各户田亩之间多余的田垄都被扒掉,将田地连城一大片,

    有村里主持公道,倒是不担心自家吃亏,无形中还多出来的一些田垄的地,

    各村的地都化成了十几顷,数十上百顷的大田,然后由村长统一向县里提出耕地申请,无形中倒是提高了不少耕作效率。

    从三月初的墨家第一次下犁示范,到三月中旬的这十几天时间里,沓氐县到处人来牛往,墨家三个人就能操作九头牛

    普通村
>>>点击查看《三国之天下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