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谋明天下 > 谋明天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聪明(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谋明天下 章节目录 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聪明(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定要带着吴三桂的。

    碰巧的是,吴宗睿居然在宁远城,这倒是让吴襄有些遗憾,这一次见不到祖大寿了。

    “长伯,一会见到吴大人,一定要恭恭敬敬的。。。”

    吴襄还没有说完,屋子外面就响起了脚步声。

    进来的赫然就是吴宗睿。

    吴襄楞了一下,吴三桂更是一下子站起身来,他们做梦都想不到,吴宗睿会亲自到寅宾馆来,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他们登门去拜访的。

    “原、原来是吴大人,下官怠慢了,长伯,还不赶快拜见吴大人。。。”

    吴襄抱拳稽首行礼的时候,吴三桂也连忙走过来,准备单膝跪地行礼。

    吴宗睿伸手扶住了吴襄。

    “吴总兵不必如此,长伯,你也起来,这里是寅宾馆,不是蓟辽督师府,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刚刚我已经吩咐罗典勇,安排好宴席。”

    “不敢不敢,下官不敢乱了规矩,大人的厚爱,下官和犬子牢记在心。。。”

    吴襄回答的很好,颇有一些读书人的风范,让吴宗睿有些刮目相看。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吴襄。

    吴襄在明末也有一定的名气,崇祯十七年提督京营,城破被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生擒,后来因为吴三桂归顺后金,打开了山海关,吴襄被大顺军斩杀。

    吴襄的战斗能力,令人不敢恭维,与吴三桂比较差了很多,特别是大凌河城之战,吴襄独自逃跑,其麾下的军士全军覆没,因此被罢免一切职务,投入到大牢之中去,要不是得到中官高起潜的帮助,恐怕没有出头之日。

    吴宗睿对吴襄的印象一般,但是对吴三桂肯定另眼相看。

    坐定之后,吴宗睿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吴襄就掏出了兵部的敕书。

    “禀报大人,下官和犬子专程来拜见大人,是为了兵部的敕书而来,兵部要求犬子率领辽东边军,入关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下官以为,这调动辽东边军的事宜,还是要请示大人,若不然山海关防御兵力薄弱,下官无法担待。。。”

    吴襄刚刚说完,吴宗睿笑着开口了。

    “吴总兵收到了兵部的敕书,我还不知道此事,这天下兵马都归于兵部调遣,既然是兵部的敕书,我自然不好反对,吴总兵如此说,让我无法回答啊。”

    吴襄的额头上瞬间冒出了汗滴,身体也微微颤抖了。

    “大人误解了,下官绝无此意,下官只是想着,蓟辽所有的兵力,都是归于大人调遣的,且辽东的局势多年来不稳定,山海关作为要害之地,务必要重兵把手,所以下官才专门来拜见大人,下官真的不知道大人没有接到兵部的敕书啊。。。”

    “大人,父亲的确不知道大人没有接到兵部的敕书,再说了,这兵部敕书上面,要求父亲调遣多少的兵力,没有明确,所以父亲才来禀报和请示大人。。。”

    吴襄的解释,以及吴三桂的补充,吴宗睿听得很仔细。

    吴宗睿相信,吴襄和吴三桂一定知道,蓟辽督师府不知道兵部的敕书,要不然他们不会专程前来禀报,不过有些事情,不必过于的追究。

    “原来是这样,看样子是我没有能够理解吴总兵的一番苦心啊。”

    吴襄的脸色稍微好了一些,对着吴宗睿再次抱拳稽首行礼。

    “大人,都是下官思考不周,才让大人误解的。”

    说到这里,吴宗睿拿起了桌案上兵部的敕书,一目十行,很快看完了。

    吴襄和吴三桂都是军人,虽然有些圆滑,但军人的耿直作风还是存在的。

    吴宗睿也不会拐弯抹角,直接开口了。

    “既然你们询问到此事,那我也明说了,辽东的防御形势不乐观,虽然我们打败了进击辽东的十万后金鞑子,但谁也不知道皇太极是不是会反扑,所以关宁锦防线还是要重点防御,至于说剿灭流寇,各镇的军队应该是足够了,不过兵部的敕书在这里,若是不予理睬,那就等同于抗旨不尊,这个罪名谁都无法承担。”

    “山海关驻扎有五万军士,抽调一万兵力进入关内作战,未尝不可,是不是完全抽调辽东边军,吴总兵,你可以自行把握,是不是让长伯领军作战,你同样可以自行把握。”
>>>点击查看《谋明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