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龙陵谜 > 龙陵谜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十四章 起居注(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龙陵谜 章节目录 第三十四章 起居注(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白老先生,告诉我们,这件吊坠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久远,书籍资料能够记载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了。另外还有些东西可能会在皇帝的起居注中找到,这算是最齐全的资料了。

    白老先生对唐云馨说:“起居注对于历史的研究有很多助益,尤其成为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一方面它有对于皇帝相关的国家大事很细致的记录,且相较于内容也很丰富,另一方面由后朝皇帝所修的实录,起居注常常保留了更直接、更不容易受到后人篡改的资料。”

    唐云馨咋舌:“也就是说皇帝的吃喝拉撒睡都要被详细的记录着,那不是一点隐私权都没有了?”

    白老先生笑着说:“可以这样认为吧,当然了,皇帝还是有权说起居注上该记录哪些不该记录哪些的!”

    “难道康熙皇帝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谈话都被记录下来了?这件事情不是十分隐秘的吗,怎么会有人记下来呢?”我有些不解。

    白老先生对我说:“也不是全部都记录下来,只是记录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被康熙皇帝下旨给抹除了!我这里有康熙年间的起居注,上面有详细的记载。”

    在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凯歌高奏班师回朝的时候,康熙皇帝在乌兰昭通会见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当是负责记录的是我们熟知的鼎鼎大名的明珠,当时明珠刚刚倒台,但是由于和康熙皇帝的关系,康熙还是十分信任他的,所以由一个散佚大臣记录下来这件事情。

    其实康熙皇帝当时召见哲布丹尊呼图克图有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这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并没有将葛尔丹一网打尽,让葛尔丹成了漏网之鱼了。这次接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就是想要借助喀尔喀蒙古的力量,监视并且防止葛尔丹的反扑。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就是受当时的孝庄太皇太后的委托,康熙皇帝找来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孝庄太皇太后娘家姓氏也是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作为成吉思汗的后代和草原的儿女,孝庄太皇太后希望康熙皇帝重新找到一个人,作为整个博尔济吉特氏的代表,来祭祀成吉思汗和历代的蒙古皇帝的陵寝。

    就算是再博尔济吉特氏内部,知道元朝历代皇帝陵墓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当初知道的人已经都战死了。康熙朝的时候,只剩下孝庄太皇太后了。孝庄太皇太后为了不让祭祀断绝,需要找到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这样康熙皇帝就找到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希望他还有他以后的转世活佛都作为祭祀元朝历代皇帝的守墓人和祭祀者。当时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就答应了,然后就有康熙皇帝归还这件吊坠的事情。

    说到这里唐云馨点了点头说:“这下总算是明朗了,原来康熙皇帝之所以是归还而不是赏赐,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也在里面。”

    白老先生点头说:“正是这样,但是当时明珠只是苦在到这里,往下就没有了内容了。元朝皇帝的陵寝在什么地方,究竟怎么去找就都没有了。”

    “原来在这里,我说怎么没有找到!”我要找的就是这个内容。

    白老先生对我说:“你先不用忙,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我想你应该很兴趣!”

    我十分纳闷:“还有一件事情,难道是他知道了蒙古帝陵的所在了。”

    白老先生又从书橱上拿下来另一本书:“这是一本天启年间的书籍,叫做《天启轶闻》,主要是搜集民间变着法子骂掌权太监们的,但是也收录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看到了白老先生给我翻到的那一页,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前面的都是说那些太监们怎么怎么的,然后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预兆作为警示。在寅时有人看到在紫禁城内突然一道蓝色的光柱升起,直指天空,一直到云层之上。这道光出现了一刻钟然后才不见,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著名的王恭厂大爆炸就发生了。所有当时人们认为那道蓝光就是上天给的一个警示信号,如果皇帝再不悔改,那么灾难就发生了。

    我看到这里不明白老先生为什么会给我看这个:“这又怎么了?”

    白老先生微微一下,然后在之前拿出来的那本书上找到了一段话;这是天启年间一位皇宫宝库主管写的,内容就是我手中的这个吊坠。这个主管人在巡视宝库的时候,竟然发现盛在盒子内的这块蓝宝石吊坠发出一道直径三寸的蓝光,将首饰盒和房顶洞穿,直指天空之上。然后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天启大爆炸发生了。

    我看到这里忽然明白了:“也就是说这个吊坠发出来的光,竟然和爆炸有关系!”

    白老先生点头说:“如果不是巧合,那么可以这样说。不过我感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说这个吊坠发出来的光是爆炸的原因,我倒是感觉这东西应该是大爆炸发生的引子。”

    我点了点头说:“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这就像是要战斗之前,司号员吹冲锋号或者是发射信号弹一样!”

    我们正在说话的时候,台北的那位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对我们说:“李先生,李夫人,
>>>点击查看《龙陵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