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任行太白 > 任行太白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37章 五愿(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任行太白 章节目录 第237章 五愿(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任行太白 ”

    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和氏璧镌造国玺,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寓意皇权天授,绵延万代。

    秦二世而亡,传国玉玺为汉高祖所得,二百载后王莽篡汉夺玺,光武中兴重得玉玺,之后曹魏代汉,玺归于曹氏,继而三分归晋,玉玺又成了司马氏的传家之物。

    永嘉五年,洛阳城破,匈奴夺得玉玺,石勒又灭匈奴,玉玺便成了羯赵囊中之物,至今仍奉在赵都邺城。

    千百年间,传国玉玺碾转于历代帝王之手,得此玺者便能宣告天命所归,无玺者纵然称帝,怕也自觉理亏。是以司马氏偏安江东,虽号称正朔,却实乃“白版皇帝”,常为石家人耻笑。

    世人大多迷信玉玺所象征的天意,但辞嗤之以鼻的人也不在少数,一块石头就能决定天下归属?以史为鉴,得玺者是不是受命于天尚不好说,但既寿永昌却何其荒谬?!

    司马白是属于后者之列,在他看来,有这玉玺自然好,没有也不碍事,皇权所立,跟那八个字有丁点关系么?

    可是现在他却恍惚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世人皆以为这八个字是始皇帝所创撰,但以这镜子的质地,稍通古玩的人也能断出是先秦之物,远早于始皇帝年代,更甚者,或可追溯到先周时代,乃至更远久!

    难道说,这八个字,莫不是始皇帝从镜中所学?!

    又或者,传国玉玺和这镜子一样,同与天道关联?同与伏羲女娲的规矩关联?!

    那么被历代帝王视为命根子的传国玉玺,会否不仅仅是象征天意,而是就蕴含着能统镇天下的天道?

    而历代帝王只将传国玉玺视为皇权象征,是否因其也与镜子的秘密一样,需得规矩合一的人才能窥探?!

    一时间想到太多的神秘关联,司马白只觉脑袋一片混沌,不禁暗叹了一声:这镜子非但关联规矩,更涉传国玉玺之秘,难怪妖女如此在意!

    “以此练字,昌黎王真是胸怀匡扶社稷之志呀。”

    阿虞一声轻呼,将司马白唤回神来,现在不是琢磨秘密的时候,他当务之急是摆脱石永嘉的觊觎,立即,马上,刻不容缓!

    不过眼前这个红虞郡主,也得先应付过去。

    “郡主抬举了,司马白愧不敢当,某平生所愿不过一掌之数,”

    司马白笑呵呵伸出了五根手指,一一数来,

    “一有金银以供挥霍,二有闲差消遣度日,三有挚友煮酒游猎,四盼亲族和睦相敬,五嘛,以贺兰之女为妻,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这五愿司马白缓缓道出,言辞恳切,朴实无华,那般悠游岁月犹如一幅画卷跃然阿虞心头。她竟听的痴了,纵然明知对方是在婉拒自己,一时间也默默不语,唯恐叨扰了画中清幽,她只能在心中羡慕,那副画里若能加上我的一面侧影,该有多好!

    就连司马兴南也陷入遐想,真是好一副隐世风光啊,难得小叔这等凶残之人,竟如此有风雅情怀,倘若非得再做纠缠,连她自己也觉着落了下乘。可是她却又愤愤不平,这画卷里的男女应该是他和阿虞才对呀,贺兰千允如何配的上小叔?!

    她瞥了眼阿虞,见这妮子显然无心再争,不禁暗骂,一句有用的话都还没说呢,便被人三言两语打发了,真是没用!

    然而人是她带来的,司马兴南自认为得替人家出这个头。

    “小叔,南康既来了,也不能糊里糊涂的回去,权当得罪小叔一回吧,侄女儿想问一问,小叔堂堂元皇帝之子,当今陛下嫡亲皇叔,身份之尊贵,放眼天下也少有人能比肩,非要娶贺兰之女为正妃么?其实,便是昌黎王侧妃,也不辱没贺兰姑娘的,小叔何必如此执着?”

    “我身份尊贵?”

    司马白一怔,竟噗嗤笑出声来,随手抠了抠鼻屎,轻轻弹在地上,方才低眉垂目说道,

    “我自蛮荒长大,从来无人教我皇帝之子皇帝之叔该行何种礼数,什么正侧左右前后的,我只需一妻足以。”

    他这话说起来不轻不重,不咸不淡的,但司马兴南分明从那煞白左瞳中看见一缕凶光,幽幽阴森,全是戾气!

    她瞬间被那白瞳凶光摄的浑身发毛,嘴巴一张一合,却连半个字也不敢再吐出来!

    竟然凶我!

    司马兴南只觉委屈至极,发自心底的恐惧差点将她吓出眼泪,她此刻才明白,为何夫君、六叔乃至九卿之首的蔡太常吃了闭门羹只能徒生闷气,什么温文尔雅清心寡欲都是装的,刚才一瞬间从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凶残,才是小叔的真面目啊!

    表面上虽强撑着没有变色,但她情绪的变化又怎能逃过司马白望念之能?

    司马白看出侄女心生畏惧委屈,也知这个南康只是娇纵惯了并没有恶意,反而还是一片热心肠,他心中稍愧,连忙又挂上了笑脸,轻轻叹了一声:

    “郡主,大侄女,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罢,哦,妙子也听一听,你们都是女人,给我评评理。”

    “午宴在即,小叔还
>>>点击查看《任行太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