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戾太子 > 戾太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二十四章 散朝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戾太子 章节目录 第四百二十四章 散朝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是自铲除鸿山匪,掌控豫章国大权以来,杨毅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无力,即便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内史令黄清儒等人,也对士族寒门一视同仁的科举之制表达了反对意见。

    就连出身寒门的士大夫,赞成要区别对待士族、寒门的也在多数,剩下的怕惹众怒,也压根儿不敢提半点儿反对意见。

    国尉程武依旧如平常朝议般沉稳自如,坐于一旁仿佛什么都听不到一般,压根儿半点儿反应也不给。

    王太傅蒙伯如不知为何,直接就告病不出,连这一次朝会都没有参加。

    王仆孟常、豫章令孟由兄弟也是三缄其口,对于豫章王时不时看向他俩的眼神视而不见,任由朝臣与王上争论。

    孟氏乃是扬州经学大家,执扬州诸郡学牛耳者,也是世代接受“君臣父子”思想熏陶的,对违背这一思想的科举法自然也是没有多少好印象,不过他俩更加含蓄一些,也更加恪守忠君爱民之宗旨,所以不愿悖逆君上而已。

    “依诸卿所见,待豫章施行科举时,当如何区分士族、寒门。”豫章王杨毅望向群臣问道。

    “建昌令臣颖拜闻大王:臣以为,寒门所学与士族不同,寒门所处亦不同于士族,科举继行,唯才论取可也,然所用之处尽可不同,士族学以天下,当用以天下,寒门学之一方,则用之一方,惟大王裁之!”一名站在后排,年岁颇长的县令出列拜道。

    “何谓学之不同,用之不同?天下、一方之谓,又是何意?”杨毅眼中精芒一闪,朝那县令反问道。

    不知为何,那名县令总感觉豫章王的话中透露着一股威胁之意思,嘴角哆哆嗦嗦了半天,仍然说不出一句利索的话来。

    治书令王孝贤看不下去了,连忙出列代替那县令答道:“大王,建昌令之意,寒门所学,乃是安家事,平一方之学,非比士族所学,以天下事为己任,故科举所取之士,若出于寒门,可任之地方,自游缴、乡吏,乃至一方县尊尽可也,然譬如廷尉、内史等衙署,臣等之职,当以士族任之,是以各尽其才也。”

    “唔……既如此……”杨毅淡淡一笑,若有所思地道,“孤有一事不明,可否请问二位?”

    “大王请问!”王孝贤微一躬身道。

    “朝廷制度:不论寒门士族,有志于学者,皆入郡学,孤所言然否?”杨毅问道。

    “这……正如大王所言!”王孝贤顿时便知,大王想要说什么了,但是骑虎难下,只好应声下去。酷爱电子书.kuaitt.

    “孤之仆安在?”杨毅朝王孝贤微微颔首示意,然后又另外问道。

    “王仆臣常恭闻王教!”听见豫章王呼唤,孟常与兄长孟由对视一眼,心知躲不过去了,只好出列朝豫章王拜道。

    “卿久在郡学为教授,郡学之中,寒门、士族所学经学可有所不同?”杨毅继续问道。

    “回禀大王,郡学不论寒门、士族,一律教以《诗》《书》,并无区别之处。”孟常犹豫了片刻,仍是诚实答道。

    “然,何为寒门、士族所学不同?”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杨毅回过头来看向那名建昌令,笑吟吟地问道。

    那建昌令顿时哑口无言,手足无措,只好伏拜于地服软道:“臣谨受教!”

    然而杨毅并没有因此而“原谅”他,而是呵呵一笑道:“不识国家法度,如何能为一方干吏?念尔年迈辛劳,回去拟一份奏辞,乞骸骨吧。”

    那建昌令得了杨毅这话,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眼巴巴地望向前方不远处的治书令王孝贤,只是王孝贤只顾逃避豫章王目光,哪里有空理会得他。

    那建昌令见状只好哀叹一声,随即朝豫章王一拜,然后步履蹒跚地从大殿中离开了。

    如今还不到一个时辰,这大殿之上已经有两人受到严惩,一方县令在豫章国而言,也算得上是一员封疆大吏了,却被豫章王轻易赶走两人,尽管只是极少数,但也令得其余众人一时间噤若寒蝉起来。

    然而当那畏惧之意散去之后,同仇敌忾之心再次聚集在众人胸中,只是言语上愈发谨慎了起来,不给豫章王一丝抓到把柄的机会,但是其观点仍然是与那建昌令所言无异。

    如果真如群臣所坚持的,所取寒门皆任为刀笔下吏,甚至乡间游缴,而士族出身则任衙署之职,那与九品官人法哪里会有区别,杨毅岂能答应这等荒唐的条款?

    双方都不肯让步,言语越来越谨慎,这般便又僵持了下来,一个上午过去,也没能商议出一个结果。

    眼见得将到午时,阶下那一群人依旧死鸭子嘴硬,任凭他暗示稍稍让步,都不愿松口,杨毅一面盛怒不已,一面又惦记着刘诗宁,便只挥了挥衣袖,道了一身“散朝”,便转入殿后去了。
>>>点击查看《戾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