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戾太子 > 戾太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四十六章 开启种田模式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戾太子 章节目录 第六百四十六章 开启种田模式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铸币工坊铜源的问题顺利解决,杨毅的吴国终于再一次回归了平静,铜官山出现铜矿的事情还没发酵完,会稽山两处铜矿的消息又再一次传遍了吴国,这三处铜矿的存在彻底地坚定了吴国士民的信心,吴国的生产效率都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吴宗等管理铸币工坊的人,也渐渐安下了心来,努力地从事着为吴王的财富而奋斗的事业,当然,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钱,还是不忘每隔一段时间催促一番。

    黄兴十四年初,吴国上计的时候,负责上计事宜的相府吏员们惊奇地发现,几乎吴国所有的县产值都提高的将近三成,与之相对应的,三郡的税赋收入也上涨了不少,将应有的部分上缴吴国内史后,各郡留存的钱粮比之往年也多出了不少。

    即便是吴王杨毅,望着满库都堆不下的青黄色的铜钱,都有些眼睛发直,据梁奉汇报,光是三郡上缴的税赋收入,便有将近三十万万钱,再加上去岁岁末几个月两地铸币工坊积累下来的几万万钱,杨毅的手中的钱足有三十三万万,真正的财大气粗起来!

    有了钱作支撑,杨毅行事作风也变得“败家”起来,竟然大笔一挥,只在开春之际,便将其中十五万万钱花了出去。

    当然这十五万万钱里面包括了这段时间里修路的费用,以及铸币工坊保养维护的费用,但是剩下的也有将近十万万钱,被杨毅全部投入到了墨学院之中,用于推广墨学院新近开发出来的技术。

    相比于算学院偶而会有的勾心斗角,墨学院的一群“技术宅”要简单得多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实验场所鼓捣他们的实验技术,短短一年间,因为杨毅的大力投入,诸如水车改良、印刷术、铜铁冶炼术等都得到了实现。

    当然,这些技术要全部靠杨毅出钱推广,即便三十万万钱也是不够的,这近十万万钱,几乎全部被用在了那一系列农用技术的推广上面,杨毅对将作大匠肖璟的吩咐是,至少吴国的每一个乡,都要有一座新式水车。

    还有就是杨毅命墨学院监工,将作大匠府动工,日夜兼程打造了大量的,由杨毅提供设计,墨学院完成制造的“新式农具”,也进行了迅速的推广。

    对于吴国境内的百姓,杨毅下令,人均拥有五亩以下田地的家庭,可以凭籍符前往所在地的县衙,免费领取一套“新式农具”,人均拥有五亩以上,二十亩以下田地的家庭,可以凭籍符以每年一百钱的价格,租借“新式农具”,人均二十亩地以上的便只能以千钱每套的价格从内史处购买。迅读网.unread.

    除此之外,杨毅也并不禁止将这些技术传到吴国之外的其他地方,甚至还借用了顾语风等文社,以及墨学院一些行脚工匠的的力量,将这些技术传播到了吴国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杨毅的自我营销,由于这一系列政策,杨毅这个“贤王”的名声早已传遍的江南大地,甚至还有几位御史和州刺史因此上书参劾过杨毅,说他收买民心,似有异心,但是长安如今正在忙着别的大事,却是没空理会这些风闻奏事。

    除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之外,印刷等技术的推广自然也不能延后,像雕版印刷这样的技术,与农业技术不同,是不适合以公家的名义进行推广的,反倒用商业推广更加合适,这时候“扣押”下来的,吴氏的那一份得利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杨毅想都不想,就直接“裹挟”了吴氏,上了技术推广的大船。

    印刷雕版首先就是雕版的工作,这也是前期投入巨大,且盈利空间不那么明朗的项目,要是直接跟吴氏商量,不知道又得费多少口舌。

    然而这一次杨毅只是叫身边的散骑侍郎吴宇去通知了一声,吴氏便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尤其是吴王摆出来了一副十分明显的“无赖”态度,反正这钱是花的你吴氏的,你要是不肯认也行,那之后的利润我吴王就不客气收下了,至于你们的钱,就先欠着吧。

    如今他们吴氏这一大笔钱都捏在吴王手里,就是他们不想去做,也拒绝不了,只好一边“谢恩”,一边吃下吴王赐给的“苦果”。

    不过话说回来,吴氏上下虽然大多钻到钱眼儿里去了,但也不是没有眼光长远之辈的,譬如家主吴宗等吴氏族中掌权的数人,就对墨学院鼓捣出的这一堆技术非常感兴趣,如果不是他们力排众议,被吴王摆了一道的吴氏,恐怕也没那么轻易服软罢休。

    一切不在话下,墨学院这一年来所做出的贡献也令得杨毅欣喜异常,于是将所有推广事宜布置下去之后,杨毅再次大笔一挥,下令每年多给墨学院拨付五千万钱,正式开启了点亮科技树的种田模式。
>>>点击查看《戾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