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龙旗 > 龙旗目录 > 正文 节十九 重逢(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龙旗 正文 节十九 重逢(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导致清王朝末年民族商业衰退的几大要素之一,但任令羽对此事的认识也就停留在这一阶段了。

    “不过也许我在不久以后可以帮你把开平矿拿到手里。”

    “你?”,Peri一愣,“凭什么?”

    “就凭我很快就要升官了。”,任令羽回答的有气无力——这种官,还是不做的好噢。

    Peri静静的盯着他看了良久,才缓缓道:“我看你可一点不像要高升的样子……”

    回答她的是一声无奈的苦笑!

    ~~~~~~~~~~~~~~~~~~~~~

    “当真?”,听任令羽慢慢讲完了昨日里那个罢课事件的前因后果后,Peri诧异的睁大了双眼。

    任令羽重重的点了点头。

    “除了你,就不可能有别的人选来主管水师学堂么?”,Peri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不会……”,任令羽回答的颇为笃定。

    这就是知道历史的好处——李鸿章一生事业,均迹于曾国藩幕府,对于昔年“曾氏幕府半天下”的盛况更是心有戚戚,故其在自立门户后也一向重视招揽人才。

    但到了此时,昔年人才济济的李鸿章幕却已是一派凋零气象。

    在崛起最早的淮军宿将中,除李鸿章外功业最盛的张树声早已于七年前病逝广州。且张树声因在1882年李鸿章因母丧回乡守制,由其署理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期间所行的欲取李而代之的一系列举措,使二人在张去世前便已交恶!

    除张树声外,老淮军营头中最富大将格局的刘铭传此时正在台湾巡抚任上苦苦支撑,而如果任令羽没有记错的话,再过两月,这位“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的淮系名将便将因内外攻讦而被迫告老还乡。

    以刘铭传去职为标志,同治年间随李鸿章同创淮军的一干老将已全数流云星散!

    更何况以这般老将的资历阅历,让他们来主持水师学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而在李鸿章督直后陆续崛起的淮系中生代人才中,以才具勤敏而最为李鸿章所看重的的袁宝龄因在督建旅顺军港期间积劳成疾,已于2年前病逝旅顺;而一手促成了购买“定、镇”二巨舰及“济远”舰的李凤苞早已被那些百无一用的清流书生弹劾去职,郁郁而终;精通多国外语,且在辅佐张树声平定朝鲜“壬午之变”中有上佳表现的马建忠,也已于去年在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任上受困于财源不足,深感其抱负不得施展而去职回籍。

    除袁、李、马三人外,自淮军草创时便已文案身份入李鸿章幕府的周馥此时已官至直隶按察使,虽平日里一向与李鸿章互通声息,各为奥援,但毕竟已不能像昔年作幕僚时那样时时咨询,至于重归津门那更是谈不上。

    至于其他人,薛福成远赴英伦,盛宣怀虽是第一流的洋务干才,但军务却非其所长,且即将远赴上海接替马建忠督办纺织!算来算去,此时在李鸿章幕中可供参赞军事的竟只剩下了自马江战后锐气尽失的张佩纶一人!

    当然也不能说北洋就没有青年干才……

    比如那位在朝鲜“壬午兵变”后受命主理驻朝庆军营务,并在数年后的“甲申政变”中杀伐决断,以“三日定三韩”之功而正式崛起的那个历史书上老熟人,今年貌似还只有32岁。

    “不过项城兄此时还远在三韩之地,暂时应该还没有机会来我一把吧?而且貌似海军也不是他的专长……”,一念及此,任令羽心中更是黯然。
>>>点击查看《龙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