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乱起南国 > 乱起南国目录 >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复国为明(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乱起南国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复国为明(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孙延寿便早早的起了穿,由侍女服侍,穿上了明黄色绣龙的外衣。

    一切都是按照礼部司安排好的,礼仪由牛庭直主持。孙延寿中规中矩的拜祭完朱氏先祖之后便换了衣服,该穿衮冕,并在钦州皇极殿(将军府改造)前设立香案,备酒果,行告天礼,然后再偈告祖宗,面朝北方凤阳所在行五拜三叩之礼。

    朱延寿(孙延寿以后就称朱延寿)之前设立的司礼监位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

    时鼓响后,内阁大臣率文武百官从午门进入,鸿胪寺导执事官行礼,请升御座,皇帝便在礼官的指引下坐上龙椅,百官三呼万岁后上表朝贺。这便是古礼,而如今朱延寿的衙门职能尚不完全,有些当省的自然也就省了过去。

    坐在金黄色的龙椅上,朱延寿满意的望着底下黑压压的官员,当是时,他便生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兴许,这便是权力的味道吧。

    在行登基大礼的时候,天象变幻,适才还晴空万里的蓝天上竟然突兀的冒出一朵行进急速的黑云,这黑云由东边飞快的往天顶飞来,其形态像极了中国的祥瑞——龙,在众人张大了嘴巴,满心满脑的诧异的时候,晴空一个霹雳,那黑云竟然在朱延寿的正上空一闪而逝,而在黑龙消逝之前,他曾有个向下急冲的动作。

    敬畏的偷瞥了一眼高居龙座之上的孙延寿,堂下文武全都拜服在地。

    这时候,朱延寿应该宣读诏书,也就是复国诏:几十年前鞑虏窃我汉家河山,毁我汉家社稷,到现在数藩乱起,而朕得以知晓身份,知道吾乃朱明血脉,自吾皇义父辞世,朕彻夜难眠,我常常想,在这乱世,在这鞑虏祸害百姓的世道,我应该为这天下的百姓做点什么!……

    其中说的意思无非几点:点名自己朱氏血脉的身份,表明自己有资格争这汉家河山,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身份有了,那复国为明自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其二,改国号为兴业,意为大兴汉人基业的意思,沿袭三省六部制,设丞相,大赏群臣,犒劳天下;其三,炫耀武力,告诉老百姓朱延寿这个皇帝不是白做的,他手底下究竟有多少多少战船、多少多少精兵,当然了,数目只会夸大,绝对不会缩小,这样一来,四方势力就很难准确的把握到孙延寿的实力。

    说到皇帝登基的礼仪,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明太祖朱元璋的礼仪了。这位洪武大帝首先圜丘告祭礼,礼成,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朱元璋先祭拜天地,然后又在龙椅前摆了个摆放龙服的案台。

    之后由丞相率领满朝文武向龙座的方向跪拜,嘴里启奏: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开始坐上龙椅,之后丞相及诸文武各分班次入列,通赞唱:“排班”。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通赞引丞相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跪,搢笏”。丞相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皇帝的玉玺)授丞相,丞相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丞相自西复归原位。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等,百官按通赞官所唱步骤做。做完之后,皇帝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具卤薄导从,诣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还,具衮冕御奉先殿,百官上表称贺。然后丞相等百官各就位,皇帝穿衮冕升御座,大乐鼓吹至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捧御宝置于案上,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立。乐作,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礼。贺毕,遣官册立皇后。至此,皇帝登极礼算完成。

    当然了,人家那是老祖宗了,现如今孙延寿根本做不到那点儿,幸好孙延寿还在岭南淘金子一样淘到了一个礼部世家出身的官员,这才没闹出笑话。

    复国之后的第一件事,那便是立诏讨伐满清,目标确立了,究竟何时出兵,出多少兵,有何人带领,这就是需要仔细斟酌了;其后第二件事就是查看府库,此时,两广的土地已经丈量完毕,可耕地足足有数十万顷,并有金银六百万两,孙延寿之前创立的市舶司已经为两广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现在孙延寿的经济来源已经逐渐稳定下来:一来是海盐,二嘛就是海运的巨大差价,其三就是各大港口的税收,其四就是各大国营企业的利润了,至于农业税收,这已经在孙延寿的两广降落成份额最小的一块。

    其实一开始孙延寿看到牛庭直递交的情报时,他还根本不相信,因为后世的电影电视里为鞑子王歌功颂德的影视剧几乎都满纸满篇的宣扬“永不加赋”,就连金庸先生的小说里也写得那么感人,顺治老鞑子当了和尚还念念不忘的告诫康熙少收税不加赋,可事实呢?

    看了
>>>点击查看《乱起南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