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 > 晚唐逆流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23章 规划中的余州(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晚唐逆流 章节目录 第223章 规划中的余州(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月上梢头。余县县衙,只有后院的东厢房还亮着灯火。

    对张寻所说的话,肖虎和乔浒不敢怠慢。虽然眼下关中大定,百姓晏然,看起来根本不像会再起刀兵,但张寻说会打仗,那就一定会打仗。

    不过,张寻并不只是要提醒肖虎加固余县的城防。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张寻指着铺在桌上的地图,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武功、兴平、周至,这三个县,恰好将余县围在中央。如今,余县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另外三县,手工业、商业,也是这一方的核心。现在余县与武功已经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只是和兴平、周至之间的道路,还很残破。这是余县接下来要考虑的事情。不要认为这些钱会白花。我对余县长远的规划,是要将其升格为余州。”

    “余州?”肖、乔二人异口同声,眼睛里都放着光彩。

    “没错!”张寻用坚定的语气说道。他知道,这个想法,在唐朝人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谁有权升州降县?唯有大唐天子。更何况兴平、周至、武功等县离京师近在咫尺,都是京兆府直接管辖之下的京畿重县。要从京兆府中拆出四个县,成立一个州,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大胆,也太过让人兴奋了。

    “当然了,这件事情急不得。但我想让你们做到心里有数。现在余县在我们手中,兴平镇将刘延也是我们自己人。等忠武军走了,武功也会是我们的。唯有周至,还需要想点办法。不过不用着急。余县升州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并不遥远,大概就是这一两年之间。到时候,朝廷那边我去疏通。你们的任务,就是把余县建设好,努力给天子呈现一个富饶、繁荣、安定的余县。”

    “喏!”

    ……

    不见长安使人愁,一见长安愁断肠。

    长安,一座传说之城,一座现实之城。从来没有一座城,像她那样拥有如繁星一样多的传说。也从来没有一座城,像她那样倔强的坐落在关中平原最肥沃最平整的土地上,让人避无可避。

    张寻想见长安,又怕见长安。他总是小心翼翼的与长安保持着距离。他曾经几次有机会踏足长安,最后都放弃了。距离长安最近的一次,也要相距二十余里。

    他怕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太大。他怕想象中的那座金碧辉煌,连每一片琉璃都闪耀着盛世之光的帝都,会以满目残破之姿展现在他的面前。因此,他一直等了半年,才决定完成自己的初次长安之旅。

    还好,光化门刚刚修葺过。城门楼上的每一片瓦砾,都是新换上去的。只不过,城头的荒草还来不及有人锄去。

    还好,承天门横街两侧的楼宇都已完工。窗棂上的油漆尚未干透,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只不过,道路两侧堆积如山的废料,还来不及运走。

    还好,繁华的西市已经开市了。衣肆、药材肆、坟典肆、鞧辔行、绢行、秤行、麸行、帛行全都换上了崭新的店面。只不过,每一家都是门可罗雀。

    “这条街上所有建筑的梁、柱、椽、檩,用得都是我们商州的木料。”一个四十左右岁,留着一缕山羊胡的文官为张寻介绍着。他是商州司马卓文涓,被大明宫留守王徽任命为京畿修奉供料使,专门负责督运商州运来的木料。

    “对了,那个是司天台。是由咱们邓州的工匠承建的。据说,是李刺史手下的人。”

    张寻点了点头,问道:“王徽还欠咱们多少料钱未结?”

    卓文涓好像早就等着张寻问了,立即回复道:“十四万六千六百余贯。”

    “大概什么时候能结清?”

    “有一笔三万贯的款子,下个月就能结。剩下的,至少也要年底了。”

    “王徽催料了吗?”

    “催了三次了。我都按照侯爷的吩咐,说是由于商州没有足够的钱结给民夫,导致伐木的民夫逃散大半,所以供应不上。不过侯爷正在想办法解决。”

    “恩。很好。”

    张寻走过了承天门横街,在街角右转,又过了两个街口,终于到了被时人称为“官街”的第四横街。大唐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尚书省及其所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坐落在这条街上。大明宫留守王徽也在这条街上开府办公。

    张寻是微服离藩,来之前并未提前知会王徽。当他向门房递上了忠义军节度使、南阳侯张寻的名刺时,门房吓了一跳,一路小跑进去通报。不一会,一个身着紫袍,腰系金鱼袋,白发苍苍的老者一路急趋,从里面迎了出来。

    “大明宫留守、京畿安抚制置修奉使王徽,拜见南阳侯!”

    “王仆射快快请起。这可真是折煞我了,晚辈哪里禁得住老仆射一拜?”

    王徽被张寻扶起,庄重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张寻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王徽拜自己,只是出于礼节,其中没有半点趋炎附势的意味。

    留守府的正堂,陈设简单得近乎简陋,除了必备的桌椅之外,就只有一幅字挂在北边墙上,算是装饰。字是楷书,写得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十个字,极
>>>点击查看《晚唐逆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