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国粹 > 国粹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法统不...(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国粹 章节目录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法统不...(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间不大的客房,黎黄陂穿着白色衬衣坐在那里慢慢的喝茶,皇甫淳进来后也没客气,直接给自己倒了一杯,“哎哟!在门房当着的时候渴死我了。”

    “通达啊,这个时候来是不是又有啥话要跟老哥说啊?”黎黄陂问道。

    “大哥啊,你是身在险境还不自知啊!你在天津用的这些手段,从私底下说,你是在跟曹二傻子斗气,是要讨个说法,是不是?可你有没有想过啊,这样继续下去,对谁有好处呢?你以为还会有人捧你出来继续当总统吗?”

    “我以为会有啊,最近,南方的革命党领袖孙文就派人与我联络,还有章太炎也写信来,他原意联络东南各省的政要共商国是,我觉得还是可以一搏的。”

    “如果他们能行,何至于等到今日才与你联络?去年你复出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去了?”皇甫淳摇摇头,叹口气又说道,“找你,不过是要你的这块牌位,可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天津却是碍了某些北方军阀的眼,他们以前可以弄一些兵痞去你家闹事,难道现在就不可以用同样的下三滥手段对付你吗?如果说是为了国家大义,这无话可说,可要是这么不明不白的栽在小人的手上,你觉得值吗?”

    “通达,你我不是外人,你有话直说,老哥一向喜欢听你的谋划。”

    “借坡下驴!不要再跟北洋这些余孽纠缠,你一离开,被你在这里搅局而掩盖的主要矛盾就会再次爆发出来,到那个时候,人们才能真正看清你在京城里的分量,而现在,他们都以为你已经过气了,无足轻重了,何必还要帮他们?”

    “我怎么是帮他们呢?我是在跟他们斗争啊!军阀不除,军人的权利不限制,国家将永无宁日,这在历史上可都是有经验教训的!”黎黄陂严肃的说道。

    “你在这里,一些军阀看在你这老帅的面子上都还在相互制衡和忍让,毕竟论资格已经没有几个可以跟你比的了,起码,东北的张雨亭就不敢轻易的扎刺,表面上看你似乎在为民众做事,可实际上你起到了掩护直系军阀的功效,这一点,就连曹二傻子和吴子玉都没看透,只要你离开,直奉之间的矛盾必然上升到主要矛盾,他们之间肯定会死掐,到时候鹿死谁手很难说的。”皇甫淳说道。

    “可如果因为我的离开又重燃战火,遭殃的不还是老百姓吗?”黎黄陂忧虑的说道,“如果我能拖延一段时日,也好过明天就开打吧?”

    “你这想法也算是忧国忧民了,可是你能抗多久?疖子不烂透能挤出脓来吗?发生在直奉、直皖还有其它小军阀之间的争斗,本身就是旧时乱政种下的根,靠你我是阻止不了的,与其长期拖延,不如让他们去打,争个你死我活,最后,总会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的,这是个大趋势,不会变的,所以,你干脆借南方革命党和其它反对直系人的邀请由头,南下上海,到了那里,再看风头就是了。”

    听了皇甫淳的话,黎黄陂久久没有吭声,在他的心里似乎还在纠结。

    “苏俄已经给南方革命党贷款200万金卢布,许多热血青年都在向南方集中,北洋这群人蹦跶不了几天了,你不是北洋的人,也没有自己的政治班底,在这个大棋盘上,你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该换换思路啦!”皇甫淳又说。

    “唉!我自打被张勋坑后,本来就已经退出政坛,好好的在家里做放翁,偏偏去年又……好,我听你的,你说,我该如何离开?”黎黄陂似乎下定了决心。

    “我今晚就会去上海,先为你在那里打个前站,你在最近就会有人前来对你进行说项,你不如干脆就顺水推舟答应他们,如果你和那些南方政客谈的还融洽,还能合作,那你在上海的一切都不用担心了,自会有人招呼你,那就无须我担心。而我在上海就是个暗桩,一旦你在那里遇有不测,我就会出现了,除此之外我是不会出现的……老哥,搞你们这一行的永远得留一个后手啊,要不然,你一旦行差踏错,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更对不起自己的家人啊。”

    听到这里,黎黄陂是彻底明白皇甫淳的意思了,他非常感激的拍拍对方的手,“通达啊,你就是我的后手,此次离京也是得益于你预先报警,这次,看来又是你来给老哥我铺路了,好,我就按你说的去办,大不了‘我以我血荐轩辕’吗!”

    这黎黄陂还真不是个白丁,就连周树人年轻时的小诗都能背诵,可见,黎黄陂之所以最后能够从消极逃避到走到前台来主持辛亥起事,最后形成燎原大火。要知道,周树人写那首“自题小像”时不过年方22岁,是在晚清的1903年,他是在赠送给朋友一张自己剪掉鞭子照片背面随手写下的诗句。

    根据一些官方记载,完整的“自题小像”是在周树人去世后,由其挚友许寿裳所写的《怀旧》一文引用发表,其实呢,周树人的一些名句早就在学子间流传,要不,他也不会被蔡鹤卿招揽到北大去当教授,而随口在讲台上冒出的金句却是广泛的被一些文人和热血青年传颂,黎黄陂的两个儿子那年月可都在上学。

    “好吧,具体的安排你老哥是高手,这个我无须担心,只要你一离开,
>>>点击查看《国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