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烹治大唐 > 烹治大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75章 人人自保(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烹治大唐 章节目录 第175章 人人自保(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便是轰动了整个大唐刑狱界的张蕴古案。

    这一案件,给大唐的刑事判决,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一时让整个唐王朝的父母官们战战兢兢,束手束脚。

    再也没有一个父母官,敢于放过任何一个重罪犯。

    即使有些情有可原,模棱两可的案件,官员也尽量依照唐律,往重罪上靠。

    毕竟,如果判得轻了,有可能会被朝廷追责,从而步张蕴古的后尘。不仅有可能丢掉乌纱帽,更有可能连命都搭上。

    何苦为了一个犯人,而冒着丢掉自己前程甚至生命的代价,而去得罪陛下呢?

    国家是陛下的国家,法度是陛下的法度。即不得罪陛下,又不违反唐律,何乐而不为?

    这下好了,去年全国才报上二十九个死刑犯。今年天下升平,粮食大丰收,百姓家居乐业。居然不到半年,刑部就接到了三百多起死刑复核。

    刑部的官员们又能怎么样呢?

    眼见着自己的同僚张蕴古因为坚守法度而死,他们谁还会为这些表面上并不违背唐律的死刑犯们说好话?

    只要能靠上唐律,就一律以最重的罪责去处罚犯人。

    因此很多原本可以活命,罪不至死的犯人,在模棱两可的唐律之下,被判了死罪。

    孟凡的大伯,正是因为在这种大势之下,才被怕出事的李元宏断了死罪。

    李元宏也是无可奈何,身处天子脚下,看到如此惨烈的政治事件。若是再不能从中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那他也就不用在天子脚下混饭吃了。

    李元宏很无奈,阎立本同样无奈。

    当阎立本将张蕴古案的来龙去脉,向孟凡说明之后,孟凡傻了。

    直到这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如果想替大伯翻案,就必须要说服陛下,让陛下承认自己的错误。

    这还得了?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一个张蕴古,已经是前车之见。自己这种时候,去触李二的霉头,多半是活得不耐烦了。

    “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说此事就连一点转机都没有了吗?”孟凡揉捏着眉心,第一次遇见这么棘手的事。

    这唐律中,原本对官员审案就有着种种监督措施。

    由于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对律法的理解不同。官员们审案时,难免会出现偏差。

    唐律中对这种偏差,就做了相应的规定,称为失入和失去。

    失入,就是因官员的过失而导致的重判。

    失出,便是因官员的过失而导致的轻判。

    唐律规定,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就是说,重判了犯人减三等品阶,轻判了犯人减五等品阶。

    本来这规定很好,可以让官员们时刻警醒,对自己的判断慎之又慎。

    可自从张蕴古案之后,在朝的官员们忽然全都发现,轻判很容易出事,人头不保。而重判,却一点事也没有。

    原因其实很简单,对犯人从轻发落,过去仅仅是对原告不利。现在更是对陛下不利。因为陛下可能会怀疑,官员们有意偏袒罪犯,甚至如果你与罪犯能扯上点关系,更会怀疑你以权谋私,包庇犯罪。

    但重判就一点事也没有。尽管唐律中有规定,判重了罪刑,官员要减三等品阶。

    可事实上,把罪犯判重了,只会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原告高兴,陛下喜欢,百姓看见罪犯判了重罪,心里更是安定。至于罪犯本人是不是罪有应得,谁去关心那个?

    恐怕只有罪犯的家人们,或许会为罪犯说几句话。

    可家里出了个罪犯,本来就是件极不光彩的事。这些犯人又是依照唐律判决的,明面上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很多罪犯的家人们,便都忍气吞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亲人们被判处死刑。

    渐渐的,严刑峻法就变成了常态,更没有官员们会去主动保障罪犯的权益了。

    孟凡的大伯,就是第一批倒霉鬼,刚好撞在了枪口上。

    在这种节骨眼上,不管是李元宏也好,阎立本也罢,谁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去为了一个犯人得罪当朝天子。

    阎立本看着一脸愁容的孟凡说道:“若想翻案,谈何容易。这件案子,一定程度上,是按照陛下定下的基调来判决的。除非……”

    阎立本欲言又止,孟凡不觉有些好奇,问道:“除非什么?难道还真有办法,扭转眼前这种局面?”

    阎立本饮了一口铁观音,说道:“除非集合朝臣们联名上奏,劝陛下发罪己诏,在刑狱上保持中立。不然这种局面只会越演越烈。到最后人人自保。但这件事太难了,太难了。”

    “何人可助我们联名上奏陛下?”孟凡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可不管这件事有多难,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该有个结果。

    阎立本抬眼郑重的看了孟凡一眼,说道:“不瞒孟兄,阎某早就对目前刑狱方面的这种局面深为忧心。因此,阎某早前就已经同大理寺卿刘德威探讨过此事。他对同僚张蕴古之死,颇为不愤
>>>点击查看《烹治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