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贰臣 > 贰臣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章 桃符姑娘(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贰臣 章节目录 第一百章 桃符姑娘(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对麦芒就看谁更强!”

    水师都督霍云龙看到平康穆王看过来的眼神,忙的放下盖碗,开口说道:“既然上河间并入攘京,只要立住攘京城,稳住对峙局面应该不成问题。”

    “只是稳住局面麽?”平康王再次抬眼看了过来。

    “王爷应该比末将更加清楚,咱们神光朝国力昌盛物产丰盈,有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运往攘京,而北胡有什么?正如几位老大人所言,那帮蛮夷茹毛饮血靠天吃饭,一场雨水不及时便会忍饥挨饿,他们耗不起。”

    “霍都督意思是稳住局势,等待战机?”泽康王接话问道。

    “末将只是揣测圣上谋划,两京战略是为我朝长治久安之谋划。”

    两位权势最为权柄煊赫的亲王问话,霍云龙可不敢托大,赶紧起身回话。龙沅江水师能得以入漱兰轩议政军机,霍茹褚三族可是押上大赌注的。

    话题说到这里众人也都是点头附和,毕竟现在难得见一面圣上,但这两京九州三十二府的战略便是如今本朝头等大事,虽说战略规划起草出自太院之手,但众人心中都如明镜一般,圣上钦点的太院十夫子,秦院首更是以三品之职入漱兰轩议政军机,这等殊荣足以说明一切。

    众人似乎都有意等着秦院首说两句,结果这位老先生竟然眯着眼睛似醒非醒,仔细靠近看便能发现鼻息之间有微微鼾声。

    “崔统领如实记录吧,此事暂时以霍都督说述请示圣上。”平康穆王扫过众人后便把此事定了下来,抬眼看向坐在最末席的崔含章,说是让他记录,实则是告知他安排秉笔太监记录,崔含章是漱兰轩内除泽康王外最年幼之人又是蓝袍低阶官员,自然没他说话的份。他倒也乐的轻松,不被点名的情况下甘当个秉笔文书。

    泽康王从头到尾都未置可否,任由大皇兄主持安排,只是低头喝茶的当口手腕微抖。

    “下一件事情议一议兵部提请的筹建伏龙芝武堂吧!”吞咽下口中茶水,泽康王不经意的说道。

    只是这泽康王话音落下,众人全都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既然没人说,那我们兵部就抛块砖,崔含章,点子是你起的,你先说说吧!”兵部尚书刘之纶毫不避讳地把手下崔含章推到台前。

    崔含章顿时傻眼,心想我一个秉笔文书算哪根葱啊,您老可真是会把我架火上烤。

    “各位大人,点子也不是下官一个人起的,当时灵武侯给了下官启发,说起来应该我们二人共同的点子。”崔含章心中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且这事万万不可抢功,索性拉了灵武侯挡在前面。

    “咳咳!”

    “早上吃咸了,嗓子不得劲!”柏言秋心里那叫一个别扭啊,怎么拉扯一番他就成了兵部的人了?关键是漱兰轩一帮老大人个个都跟瞅稀罕物一样盯着他看,弄得他浑身不自在。

    “事情不复杂,就是年前腊八那晚本侯与崔探花喝大酒,随口便聊起来了,说是北伐大战我军中层将官不足,尤其是小规模遭遇战即战力不足,导致底层士卒损伤很大,究其原因在于我朝没有正规的军事将才培养机制。”

    “我朝重视科举取才,却忽视了为天下武人开辟一条报国门路,若是由朝廷筹建专业化军事武堂,既能打通武举选才之路,又能充盈各军中下层将官的缺,岂不是两全其美。”柏言秋两手一拍把事情合拍托出,说完便把身子缩回椅子。

    灵武侯柏言秋这一番话说的当真如平地炸雷,针砭朝政外加踩了一遍篪丽街各府。兵部尚书刘之纶听的嘴角抽蓄,“好你个灵武侯打着兵部的招牌,个劲的埋汰人。”

    “胡闹!”庐阳王秦老爷子把盖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胡子吹的飞起。

    “太祖定的国策也容你们两个黄口小儿信口雌黄?”

    崔含章这会锤死柏言秋的心都有,拿着眼色使劲剜,“一张破嘴,好话说的没人爱听句句扎心。”

    他知道这会没法在躲了,赶紧站起身来向在场各位抱拳告罪,“列位老大人容下官说几句,北胡骑兵胜在单兵即战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强,这点我相信两位王爷应该深有体会。我军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想歼灭一支胡兵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究其原因还是北胡大军中众多的百夫长,乃至千夫长的指挥才能,他们的指挥细致到一兵一骑,仿佛如日常驱马赶羊般自然。”

    “既然我朝与北胡杠上了,此后乃至数十年应当更加重视军队建设,军队的中坚力量正是中下层将官,他们的能力决定了大战期间贯彻落实最高统帅指挥策略的程度,更决定了每一场战役士卒的战损率。除此之外,下官以为建立伏龙芝武堂更能激发我神光朝百姓士气,彼时必将是将星闪耀的璀璨时代。”
>>>点击查看《贰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