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同人小说 > 职业生涯 > 职业生涯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章 、实绩(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职业生涯 章节目录 第11章 、实绩(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竹排终于抵达彼岸,十一队的钟指导员等几人迎面而来,与何教导员商量工作问题。

    看到大家又累、又紧张的样子,领导就让干部职工们到最高处的仓库集中待命。

    仓库也已经进水了,常健湿渌渌地和大伙爬上高高的谷堆,在略微发热的小环境中,忍受饥渴疲劳静静地待着。

    突然有一阵子躁动,一些人在分配什么东西,常健懒洋洋就没有过去;吕华回来时手里多了一块烧饼,他分一半给常健,俩人津津有味地把它填入口中;这是供应站(小卖部)特有的大饼子,外层粘有白砂糖,平时是卖五分钱一个,常健从小到大好象都没有吃够、吃腻过;十一队把小卖部的存货作为干粮分给大家,可是“僧多粥少”根本不够分,就这半块、却让常健记住一辈子。

    常健迷迷糊糊挨到天亮,身上的衣服也差不多干了。

    在有关领导的指挥下,十一队几百个劳教人员开始集中往分场部的九、十队转移;常健和几十个干部职工夹道押送,大家绕道山脚边的小路行走;常健作为狱政管理科唯一在场的人员,主动协助指挥,队伍徒步八、九里路后,顺利到达九、十队监舍。

    由于工作努力、各方面表现良好,常健不仅在当年获得本场“抗洪救灾”奖状,并且连年被评予“新长征突击手”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还曾经受到公安厅劳改局团委和省直属机关团委表彰为“优秀团员”各一次。

    最难得的是:在青年干部职工百分之二比例的工资升级评选时,常健以超过覃明的票数、被评定为场部机关青年干部职工唯一晋升工资的人选。

    新的一年到来后,平合农场有两个“以工代干”人员转干的名额,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分别给场部机关和队里的带班人员各一个名额。

    消息一传开,大家私下就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华云作为打字员、工作也很辛苦,又是华副政委的女儿,可能是她先转干;有人认为狱政管理科借用人员小高是钱科长培养的接班人(做照相及侦查技术工作),其父亲是其他劳改农场的领导,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可能是他先转干;有人认为常健的工作更加辛苦,可他的顶头上司是钱科长,除了小高的因素之外,钱夫人磨阿姨在供销科仓库“以工代干”的时间更长了,如果竞争起来,常健不会占什么优势。

    吕华与此次“转干”没有关联,他是派出所民警,在政治上早就是“国家干部”待遇,在经济上他享受“警士”待遇、工资比行政干部还高。

    常健一直不能享受“国家干部”的各种待遇,他的“职工服务级”工资那怕是再提高一级,也比不过吕华、覃明等资历相当的正式干警工资。

    钱科长为人很令常健钦佩,他大公无私,对人要求也严格,不知为什么对小高及后来接替小高的李贤等几个年青人,他都不太满意,唯独关照常健。

    作为狱政管理科和“管教党支部”的负责人,钱科长积极推荐常健转干;科室和党支部的同志们也一致表示同意,有关手续便逐级上报了。

    当年三月份,平合农场收到省公安厅政治部的批复:“同意吸收为国家干部,干龄从批准之日起计算”。

    若干年之后,常健看到自己档案中的《吸收国家干部呈报表》,里面填写有“基层单位鉴定意见:常健同志主要负责管理三种人档案,数字统计,犯人、劳教的接收和期满(刑满)的解教和释放遣送,工作量大…接收的劳教绝大多数都是由他接送到队里;…为把工作做好,他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有时还带病工作;领导交办的事情他从不推托,都能愉快接受、积极完成。

    由于该同志学习认真、工作积极,我们同意吸收为国家干部。

    ”
>>>点击查看《职业生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