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时代1858 > 大时代1858目录 > 正文 第三十章 两广之邀(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时代1858 正文 第三十章 两广之邀(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黄阎罗是第二天晚上来的,不哼不哈的带了一个随侍叫刘二的,拎了两份礼,照着规矩敲门。与他交情实在是不能算好,所以内眷们自然避到西厢,林山拖着“病体”斜躺在床上,瓮着鼻子跟客人和上官说话:“谢寿翁垂注了,实在是身子不好,劳烦您跑这么一趟,心里。。。唉!”

    黄宗汉自然也没跟他说家乡话,一口勉强能听懂的官话,开篇很是热络:“心北,虽说我痴长你二三十岁,算起来也是你半个长辈——先兄宗澄,与文忠公老大人,乃是一榜的举人。侯官与我们泉州,离得也不远,还是半个同乡——”林山有一声没一声的招呼着,偶尔咳嗽两句。

    “你我一部共事,职在上下,黄某自问这些年也确实是对贤侄疏于照拂,奈何,奈何黄某也是自身难保,京师山头多,立身其间,居大不易啊!”果然来到正题了,林山饶有兴味的表示赞同,略搭了搭话头道:“是啊,我还不是科甲出身,更是寸步难行。好在恩科在即,小侄也颇有一较短长之心,寿翁是前辈又是尊长,小侄盼着多指教的心是很实在的。”

    黄宗汉拉近乎的说一声贤侄,这边就很配合的自称小侄,一下子感觉气氛就热乎不少,黄宗汉那张阴沉的脸上也难得的露出笑容:“贤侄客气了。要论学问,谁也比不过文忠公,但如今天下,毕竟不是看学问,看科甲。贤侄——”

    话垫到一半的时候,五根适时的进来送药汤,这本是五根事先说好的撵客的意思,林山本就没病,这中药汤他才不乐意喝。就等着黄某人自觉地说完这句话走人了。

    但很出奇的,黄宗汉居然以二品大员的身份,亲自起身接了那碗汤来,对五根很客气的稍稍一弯腰便一点不居架子的接过药汤,放到林山面前,手拈调羹搅动起来。

    这下可好,林山闻着这苦味的药汤犯了难,这家伙倒是不见外,难道。。。难道真的要喝下去?

    黄宗汉倒是越搅越来劲,也很有些动情的感觉,说起家史来道:“调着这一碗药汤,黄某不由得想起先兄,唉——”看了看林山,终于是放下了叮当作响的调羹道:“黄某七岁丧父,自小由先兄拉扯长大,一生也秉承先兄教诲做人,忠,勤,正,直,万岁钦赐这四字匾额挂在蜗居,每次见到黄某都不由念及先兄,弟,做人要——”

    黄宗汉用泉州土话念了一段他老哥的教诲,惘然若失。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来意的话,林山一定会被眼前这一景象所感动的——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癯老者,追忆抚育自己长大如父亲一般的长兄,烛光下眼角隐有泪花。不说别的,这是个很重情义的人。林山看的呆了,手中的调羹尽然不自觉的舀起一勺药汤,送进嘴里。

    咦?不是那么苦嘛?林山诧异于自己味觉的同时,也醒悟过来,这会儿可不能弄出什么动静来,那也忒没面子了。

    黄宗汉也微笑着点了点头,自嘲的一笑道:“失态了。心北——”话锋一转,踏上正题:“你方才也说寸步难行,我原还不觉得,如今听贤侄你这么说,还真是觉得这四个字真真是句句真言,尽是一个字也未曾虚设。我如此,你也是如此。顺天府京畿重地,接连如此险酿巨变的大事,黄某忝掌顺天府,尽然是事事仰仗贤侄,不然的话,一旦星火激撞,黄某便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岁知遇之恩,难见先兄与九泉!贤侄,多谢!”

    说完真的拱起手来做了个谢谢的手势,林山知道这个礼不好受,假装脸上变色,挣扎着站起身来,作势要还礼。

    黄宗汉自然是起身拦住,虚客套了一番之后道:“贤侄,有句话本来恐怕是不打算说,但黄某便是这等脾性,不说不畅快。”

    “贤侄连立殊勋,尽管有僧王弹劾之忧,但圣眷绝不至于有什么降衰之忧。无他,朝廷如今正当用人之际,而贤侄又是国之大才,断没有抑制之理,贤侄若是来年高中,春闱两榜题名的话,三五年内必有超擢!”

    呃,他这话的前半部分实在意料之中的,林山也知道尽管僧格林沁有弹劾,但主要也是个开脱自己,以及顺便扫一下老七这毛糙性子,算起来差不多是个长辈教训后辈的意思,宗旨还是为了后辈好。至于自己,更是有功没有罪,这个话郭嵩焘王闿运都说过的。

    但奇就奇在他这后半句话,林山原本一直提防着他说要带自己走的话,一直也在盘算着什么时候装病,说什么话之类的,听到他这话的意思却完全建议自己在京发展,实在是有些吃惊。

    果然,黄宗汉还是话锋一转:“不过——,贤侄你毕竟是个汉人。汉臣便是再厉害,封疆大吏有的,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有的,但始终要受满人掣肘,此是国家制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文忠公如斯大才,却一生功业,俱在封疆,实在叫人扼腕。”

    这是实在话,这时代还不是后面湘淮军突起之后的格局,满洲人自然在各方面都占优。

    “前些日子——”说了这么多话,黄宗汉似乎也有些累了,*在椅背上招呼林山喝药莫凉了,笑道:“贤侄你也知道,黄某与两江何制军,乃是同年至交,昔年浙江任上往事,根云兄也于
>>>点击查看《大时代1858》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