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故国仙缘 > 故国仙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一章 百花堂(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故国仙缘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一章 百花堂(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被朱桐和沈梦下令通缉的黑衣人-苏开阳小修士,此时正躺一张松软舒适的床上,刚从噩梦中醒来…

    苏开阳抄小路离开独乐寺后山墓地后,一路疾行一路把把黑衣脱下,随手扔进响水河里,趁着天还黑着,他悄悄从后门溜进客栈,脱下里面湿衣,换了一身干净衣服,静静的在床上打坐养神,这一晚上的折腾,他身心疲惫,感觉太累了,哪怕能休息上片刻也是好的。

    等了一好会儿,客栈里的客人慢慢都起来洗漱,嘈杂一片;外面大街上也传来小贩的吆喝声,朱开阳这才大模大样走到客栈前门柜台结账。

    独乐寺外,早起烧高香的,给孩子看病的,各种做生意的都出来了,苏开阳也骑上马,直奔大明东北重镇-大同府而来。

    象苏开阳这样的小修士出门远行,首选还是坐车和骑马,神行术平时走路根本不用,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施展;御剑飞行和驾乘灵宠是高阶修士和富二代的常用出行方式,高来高去看起来拉风,但有时也存在一定风险。练气期及少数窘困的筑基修士会言之确凿的翻出某年某月有位金丹修士因为喝醉了酒御剑时分不清水天一色而高速跳水导致陨落的记录;即使是乘坐飞行灵器、法宝也未见得万无一失,仙宋就发生过一起极其惨烈的空难,当时一艘载着八十名包括金丹后期修士和家属出来游玩的飞船,遇到大雾天气,低飞时因操作不当猛撞到一座山峰,结果全船无一生还;所以小修士们认为,出行还是在地上走最安全,当然也最省钱。

    今天早上,万里无云,只是有些微风。苏开阳从客栈出来,骑马走上一会儿,但觉朔风忽起,身上渐渐添了一丝寒意。

    修真之士灵气充盈,本不畏寒暑,但修士和常人一样都喜欢四季如春的气候,太冷太热都要消耗灵力,不利于修炼,所以有些修士的法衣都自带驱寒和避暑的功能。

    苏开阳头还是有些昏沉,他也驱马不敢太快,一个多时辰才赶到大同。

    苏开阳坐骑是匹好马,他怕骑回家去招人耳目,被宵小惦记上,所以入城后七拐八拐,找到崂山派设在大同的会馆把灵马寄存了。

    雁北各修真门派在大同府都有自己的门派会馆,同门弟子凭着身份腰牌就能免费在这里寄存马匹和包裹,会馆也能提供收费的食宿,凭着会馆开具的收据,执行公差弟子能回门派报账。

    当然有门路的修士即使是办私事也能拿着收据报销,但那就得凭人脉和手段了。

    苏开阳就不行,他虽说紫阳真人的记名弟子,但那只是挂名,门派里认识的人很少,而且他现在也根本不懂这些是怎么回事。

    这是苏开阳第一次来崂山会馆,会馆里的伙计雇的都是凡人。伙计见了苏开阳的腰牌和佩剑,就知他是本门弟子。这时的苏开阳又乏又饿,又不想在这里逗留。他吩咐伙计好生照顾马儿,在会馆柜台做个登记就立刻出门,想抓紧吃点饭回家睡个好觉。

    张澜生前在大同府买了一个不起眼的两进小院落,内有十几间房子,这院落在一条无名小巷里面,离主街隔着四户人家,一直是苏开阳平时到大同游玩、办事落脚的地方。

    这座院落因平时无人居住,张澜夫妇在世每年花上300个建文通宝,每三个月雇人来打扫一次,把箱子中的被褥拿到院子中暴晒、去潮杀虫,因这处房里不放值钱的东西,倒也不怕梁上君子光顾。

    苏开阳在大同卫军中任职以来,也有一年没光顾这里了,上回来还是给雇工付工钱。

    院落所处的无名小巷和主街的交叉口有一家“老孙家包子铺”分号,大同府老孙家包子皮薄陷大,味道鲜美,品式多样,是雁北地区远近闻名的小吃。

    苏开阳在大同小住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有时一气多买了十几个到中午热一下,连午饭都有了。

    苏开阳来到“老孙家包子铺”的时候时间不早不晚,早饭儿刚过,午饭还未到点儿,吃饭客人几乎没有,只有门口火灶上的笼屉在冒着丝丝热气。苏开阳走进门去,还是老样子,这家包子铺铺面中等,有十几张饭桌,店里的伙计和掌柜的正坐在长凳上聊天。

    毕竟一年多没来,苏开阳没见一个熟脸;老板和伙计见来了个青衣武服的年轻客人,伙计边把苏开阳往里让边让打招呼:“这位客官,咱这小店主食就买包子和粥,您是吃肉包儿还是素包儿?”

    苏开阳道:“要十个地皮菜的素包,再来一大碗胡辣汤。”

    伙计见苏开阳面生,忙提前打招呼:“客官,咱店里的包子从三天前个起可是涨价了,门口的招牌还没来得及换!”

    “哦?”苏开阳记得去年在这里吃也是赶上涨价,随口道:“怎么又涨价了?每年都涨价么!”

    掌柜的接过话来:“您看白面、大肉和煤火费打着滚的涨,咱这买卖再不涨价就该赔钱了!”

    “哦,我记得原来肉包是四文钱一个,素包是十文钱四个,现在是什么价了?”

    在新宇大明,一文钱就是一个建文通宝。

    掌柜的满脸赔笑:“不多,涨得不多,现在肉
>>>点击查看《故国仙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