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凡人治理大明记 > 凡人治理大明记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翻脸(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凡人治理大明记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翻脸(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穿越为崇祯的小葛听了农民军居然越过黄河,大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冷静下来。

    “杨嗣昌,你总是在推荐陈奇瑜,我倒是觉得洪承畴才可以剿灭流寇”

    “万岁说的没错,洪承畴确实是可堪大任。只是陕西三边北接蒙古部落,东边是后金势力,而且坐镇三边井井有条,若是离开了洪承畴,恐怕再生乱。

    而且万岁,最大的问题是,咱们现在没那么多钱去剿寇。

    钱粮不足,根据我多年对洪承畴的了解,他一定踯躅难行。

    陈奇瑜则不同,他一向是知趣,善于周旋。

    陕西山西又都比较熟悉,屡立奇功,而且更为忠诚。

    只要让他总督五省军务,节制诸军,效果一定不会太差。”

    小葛奇怪道“洪承畴若粮草不足,则踯躅难行,你怎么知道的?”

    杨嗣昌道“我与洪承畴认识多年,他若是不出兵则已,一出兵必胜。

    万岁你也知道,没有不败的将军,至今他洪承畴为什么可以做到不败?”

    “为何?”

    “不打无把握之仗,是洪承畴的秘诀。咱们这次粮草钱财不足,仓促起军,洪承畴一定是求稳健,稳扎稳打,力求不败。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不肯冒险哪里来的富贵?没想到胜了,却担心败了,那要消耗多少钱粮?”

    小葛听得直点头“你说的甚是。稳健有有稳健的好处,也有他的问题。那就启用陈奇瑜。”

    说完之后,小葛又觉得味道不对,问道“你刚刚说年后也会钱粮不足,难道这次加税又得不到银子?”

    杨嗣昌尴尬笑笑

    “什么也瞒不过万岁,按照预算,咱们今年合计可征收赋税,折银两千一百万两。

    其中现银一千五百万两,粮一千八百万石。

    但是万岁免去了陕西,山西,河南的税收,又赈了河南山西的饥荒,山东北直隶云南贵州的雪灾。

    这一来一回,恐怕只能得了现银八百万两,粮八百万石。

    按照万岁的意思,还要拨给内帑一百二十百万两,刨去各地开支,能开支出来的只有两百五十万两银子。”

    小葛点点头道“这样看来,确实是不够支撑十五万大军剿匪。也是为难陈奇瑜了。听说流寇有可能入川,你是怎么想的?”

    杨嗣昌拱手道“微臣到不担心四川。万岁一定还记得女将军秦良玉,她手里头的三万白杆兵,加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断然是可以驱赶走流寇。

    但是陕川鄂豫交界处,方圆三千里,陈奇瑜恐怕难以周全。

    所以微臣还想和万岁要两个人,协助剿匪”

    小葛问道“谁?”

    “曹文诏与卢象升。”

    小葛不禁哑然失笑“你倒是眼尖。朕唯有的两张牌你都要了去。卢象升可大用,曹文诏不守军纪难办。”

    杨嗣昌笑道“曹文诏是武将出生,想法简单,容易惹出事。曹文诏在陕西与洪承畴剿匪,只立功,没出过事,所以还是让他与洪承畴共事才好。“

    小葛点点头“有道理。那咱们安排卢象升?“

    ”卢象升直接驻守郧阳,唯有他可以担任此重担。“

    小葛脸色有点难看“郧阳?你是让卢象升去送死么?贼寇渡过黄河,就是郧阳。“

    杨嗣昌听到此处,并不说话。

    小葛想想也没什么人可堪大用,于是说道“卢象升可以去,他的一万天雄军不够看的,带上朕的一万京营,还有祖大寿那虽然没了银子,每年还给着五十万石的粮草,让他也派兵来,若是这都不愿意,就把粮草也断了,他爱投奔皇太极,就让他投奔去了。“

    杨嗣昌听皇帝那么重视卢象升,生怕卢象升冻着饿着,也没见这样对待过其他人,不禁心头一丝嫉妒升起,正在那出神,

    耳中听到“赶紧拟旨给祖大寿吧,别愣着了!“

    杨嗣昌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到“微臣立刻便去拟旨,只是还有一样事情,请万岁开恩。“

    ”你说“

    ”这京官的俸禄已经欠了一年了,是不是赶着年前给发了,毕竟大过年的,辛辛苦苦一年,也得说得过去才是。“

    小葛听着有趣哈哈大笑道“这些京官,还靠着俸禄过日子嘛?他们贪腐成性,什么冰敬,炭敬,官敬拿了一堆又一堆白花花的银子,有钱的很勒!“

    杨嗣昌又是一呆,知道皇帝这次出去果然是知道了不少,于是再次禀告

    “万岁说的那是肥缺,特别是吏部户部的官员,确实是不缺钱。“

    小葛一拍桌子

    “我看兵部工部也不缺钱,那么多银子经了他们的手,怎么能不克扣?“

    杨嗣昌更是心惊“万岁说的是,只是四品以下,无权无势…“

    小葛指着杨嗣昌道“杨嗣昌,你也越不老实了,他们这些人读了书,得了功名,可以免了不少田赋徭役,家里有几个缺钱花的?“

    杨嗣昌低声
>>>点击查看《凡人治理大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