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一家人 > 明末一家人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三章 辞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一家人 章节目录 第二百四十三章 辞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福祥走进陈名夏的小房间,发现这里实在逼仄,这房间只有五六平的面积,靠窗户处放了张书桌,贴着墙放了两张椅子,连个茶台都没有,实在简陋的很。

    屋中的两张椅子已经坐了人,其中一个就是赵福祥的便宜二哥陈名夏,另一个坐了一个中等身材仪表堂堂的中年男子,这男子穿了身灰色棉袍,头上戴了顶头巾,一尺长的胡须垂与胸口。

    那男子正在与陈名夏谈话,看到赵福祥进来,起身行礼后笑道:“这位可是德修兄?小弟华亭陈子龙!”

    陈子龙一口软糯的上海官话,但听在赵福祥耳中却是如雷贯耳!

    陈子龙在明末众多官员中官职不是最高的,殉国也不是最惨烈的,但他对时局的认识却是明末诸文人中最高的。陈子龙很早就提出全国上下立体防御的主张,他认为明军连年面对北方的建州女真,以及国内的农民军多方敌对势力,并且在连年的征战中军队匮乏,粮饷不继,战斗力衰退,硬攻取胜的可能性很小。

    到了南明,全国情势更加艰难。从这样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攻守之间,陈子龙特别强调防御,并且是多层次有纵深的立体防御。

    陈子龙的防御思想不是消极被动的,“知兵只不可久用而势只不能无变也,故不辞一时之劳而免于异日之患。”到他对于敌我攻守之势的相互转化看得非常透彻,“御敌之道,以守备为本,不以攻战为先。” 战、守、和都是对付敌人的手段,要根据形势,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取得主动权,以达到防守的真正目的。

    这种与后世论持久战相识的言论十分适合明末乱局,同时陈子龙主张的与赵福祥的战略布局也类似,那就是清军短时间是不能战胜的,必须要先发展自身势力,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削弱清军的势力,最后联合全国上下各方势力,这才能打赢这场民族战争。

    如果说陈名夏是一个行政专才,那陈子龙就是战略专才,在赵福祥心中甚至能与提出隆中对的诸葛村夫相其并论。

    赵福祥心中,理想的幕僚团队应该有负责行政的陈名夏、蔡思淳,负责财政的孔守贞,负责商业的李正道,在加上有战略眼光的陈子龙,这样自己这个小小集团的骨干才能形成。到时候利用商业带来的超额利润,用老爷子赵志宽的工业化武装军队,盘踞海南岛伺机而动,等到满清犯了致命错误,这才抓住机会定鼎中原。

    满清占领南中国的过程中犯了三次致命错误,比如说明年六月份颁布的剃发易服令,这条不合时宜的全国性命令造成了全国上下已经占领的地区复叛,弄得多尔衮只能让死对头豪格出山,在加上已经被搁置的阿济格,这才将全国性叛乱镇压下去。

    除了这次还有广东李成栋、江西金声桓的起兵反正,还有李定国的两撅名王,这些机会虽然南明政府没有抓住,但熟悉历史的赵福祥岂能放过?

    现在自己仰慕的人才就在眼前,赵福祥岂能放过?赶紧一躬到地说道:“原来是懋中兄,小弟赵福祥久仰大名,现在终于见到真人了!”

    边上陈名夏听赵福祥说的夸张,皱眉说道:“德修,懋中出生于万历三十六年,今年才三十八岁,比你小的多!”

    原来陈子龙比自己小!赵福祥心中大喜,这么说陈子龙能为自己卖命很多年!

    赵福祥笑道:“懋中贤弟的名头太响,愚兄以为懋中贤弟是个老人,哪想到这么年轻!”

    陈子龙涵养很深,听赵福祥拍马屁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德修兄快快请坐!”

    这间小屋子中只有三张椅子,除了陈名夏办公用的座椅外,只有两张椅子,现在陈名夏与陈子龙各占了一个,赵福祥笑道:“懋中贤弟快坐下,我去坐那个就好!”

    赵福祥说完来到陈名夏办公桌后面,一屁*股坐在了陈名夏的官椅上,陈名夏看到这样子也不好说什么。

    三人坐下后,陈子龙笑道:“小弟听张弘嗣说过德修兄,没想到德修兄家族远离中原上百年,国家危难之时还能回来报国,实在让人钦佩啊!”

    赵福祥嘿嘿一笑:“哪里哪里,比懋中贤弟还差些意思!”

    陈子龙今天来找陈名夏是有要事的,所以与赵福祥寒暄两句,就对陈名夏说道:“百史兄,小弟去意已决,请百史兄不要在劝了!”

    陈名夏还没说话,赵福祥在边上抢先问道:“什么?懋中贤弟你要辞官?”

    陈子龙不知道赵福祥为何也知道这件事,不过想到赵福祥与陈名夏的关系,估计是陈名夏跟他说的,所以也没多问,只是笑道:“是啊,小弟倦了,想回家休养一段时间!”

    赵福祥在后世历史书上知道陈子龙对官场死亡后辞官回想,没想到这个历史时刻能让自己碰到了,如果真放这家伙回家,那自己的诸葛村夫谁来当啊?陈名夏这家伙下黑手搞党争绝对是一把好手,但站在战略高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可没有。

    “懋中贤弟,你万万不能为了阮大铖他们不重用你就辞官啊,现在天下大乱,北方满清虎视眈眈伺机南下,四川还在流寇张献忠的手中,这时候
>>>点击查看《明末一家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