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苍生至上 > 三国之苍生至上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84节武风和文风(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之苍生至上 章节目录 第184节武风和文风(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齐鲁武风极盛,尽管官府不允许民间私人打造兵器——民间私人只能打造农具、厨具等,打造兵器是官方兵工厂才能拥有的权力——但允许民间私人允许持有兵器,只是必须跟官府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注册,还得每隔一段时间接受定期检查验核,同时另有很多规定进行约束,比如,民间私人持有的兵器只能跟官方兵工厂购买,每件兵器上都刻有编号;每户人家不能持有超过实际需求数量的兵器;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不允许购买和持有经过开刃的兵器;如果遗失了兵器,必须前往官府备案,一旦该兵器被卷入刑事案件,兵器原持有人脱离不了干系;刀、剑、棍、棒等近程攻击兵器和短武器受到限制较为宽松,但枪、矛、戟、弓、弩等远程攻击兵器和长兵器受到限制非常严格;人口众多的豪门大户家中持有兵器的数量是官府进行管制、检查、验核的重点;不允许私人拥有铠甲等等。这些规定自然都是孔明制定出的,在他制定这些规定时,曾有人极力反对:“如此,民间将会存在大量兵器,社会治安岂不是将会陷入混乱动荡之中?不法之徒岂不是将会可以非常容易地造反作乱?”

    孔明反驳道:“秦始皇曾收缴天下兵器于咸阳铸成十二金人(十二金人其实是十二铜人,因为秦朝时的主流金属是铜,冶铁炼钢术还非常原始,兵器基本上是用铜做的。秦灭汉兴后,十二金人被汉朝廷从咸阳移去长安,一直存在到不久前,最终被盘踞长安的董卓全部熔化掉铸成了小铜钱),结果呢?秦朝还不是完蛋了?这种防民之术既是毫无意义,也是毫无作用。什么人最怕老百姓手里有兵器呢?暴君、贪官、民贼。只要我们让我们治下不存在这三种人,何惧老百姓手里有兵器?没有哪个良善老百姓吃饱了撑得没事做拿着兵器到处惹是生非,相反,只有恶霸才会拿着兵器到处恃强凌弱。老百姓手里有了兵器,社会上的那些流氓、地痞、无赖、混混还敢嚣张吗?至于不法之徒造反作乱?更是无从谈起。老百姓在我们治下吃得饱、穿得暖、过得好,又怎么会跟随不法之徒造反作乱呢?老百姓如果用手里的兵器作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没有尽到我们的职责,没有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过得好。另外,如果出现造反作乱的不法之徒,手里有兵器的老百姓不但不会附逆,还会帮助官府一起剿灭不法之徒,因为老百姓是非常珍惜太平生活的,不会允许、坐视、协助不法之徒将其破坏掉,前提是我们给老百姓太平生活。另外,让老百姓持有兵器,也是对我们这些当官的一种威慑、警告、监督,我们要时时刻刻地牢记谨记,不可欺凌老百姓,否则,老百姓不但不会用他们手里的兵器支持我们,反而会用手里的兵器反抗我们!我们不允许老百姓手里有兵器,只能说明我们不得人心、心里有鬼,自知老百姓一旦手里有兵器就会反抗我们。我们是那种人吗?当然不是!既然我们光明正大,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又为什么会害怕老百姓手里有兵器呢?”

    孔明的这番犹如黄钟大吕般振聋发聩、义正辞严的话语让反对者们尽皆哑口无言。

    齐鲁不但允许民间私人持有兵器,还允许民间私人开办武馆,另外,官府又广建体育场、练武场等公益场所供民间练武人士进行练武和互相切磋(孔明规定民间练武人士进行切磋时使用的兵器都必须是未开刃的或木制的),如此,使得齐鲁民间武风极盛,“行人刀剑各在腰”,武馆、体育场、练武场遍地开花,“人声呼喝昼夜不绝”,刀客、剑客、游侠“犹如过江之鲫”。

    跟典韦一起贴身保护孔明的大剑师王越也在孔明的支持下开办了一家“剑心”剑道武馆,从而让他的精湛剑术得以发扬光大,并且培养出更多的剑术高手为国效力。听闻大剑师王越开馆收徒,前来拜师的人几乎踏破了武馆的门槛,但王越眼光极高,挑选徒弟时要求非常高,前前后后只收了七个徒弟,都是天资极高的人,他的大徒弟叫史阿,二徒弟和三徒弟是一对兄弟,分别叫韩龙、韩虎。孔明见识过史阿、韩龙、韩虎的剑术,确实深得王越的剑道真传。

    除此之外,孔明别出心裁地创办了“演武大赛”活动,也叫“演武大典”,在泰安县城郊区建立“演武堂”,设立“演武厅”,每年举办一次“演武大会”,广招齐鲁武士以及外地武士参加大赛,第一名被授予“冠军”称号,第二名被授予“亚军”称号,第三名被授予“季军”称号,同时奖励重金以及神兵利器。如此之举,自然促使各地武士踊跃参加,进一步地推动了齐鲁的武风发展,同时也让孔明发现了大批的新秀人才。——参赛者使用的兵器都是未开刃的或者木制的,并且参赛者入场时必须身穿统一制服、佩戴面具,只有号码没有姓名。此举出于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裁判在打分评判时倾向于某个参赛者或参赛者互为熟人而故意放水之类的,二是防止某个参赛者的面孔被大众所知,影响孔明接下来秘密地招揽、使用他。

    齐鲁不仅武风极盛,文风也极盛。跟武馆、体育场、练武场一起遍地开花的还有官办的学堂和民办的学塾,同样比比皆是、处处可见,大街上既有佩刀带剑的武士,也有手不释卷、蛾冠轻袍的文士。孔明父亲、青州牧孔融本身就是当
>>>点击查看《三国之苍生至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