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宋土 > 宋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70章 敌我差距(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宋土 章节目录 第670章 敌我差距(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此时赵桓就整个人瘫在驴车上,手里攥着一柄斧头,尽可能的保持不动,节省体力。

    乍一看之下,哪里是什么大宋国君。

    分明就是一堆铁皮……

    而赵桓搞明白的第二件事,便是大理国的军队,以部落寨兵为主。

    虽然也有像段家和高家这样的精锐,但毕竟占比很小,真打起仗来,主要还是靠部落集结兵力。

    只要不跟对方打山地战,游击战,那么就可以一路平推。

    反之,若是头铁,非要进山林里面,跟对方耗。

    就算是赵桓麾下的精锐,也会被对方耗死。

    毕竟山地战和平原战,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就拿眼前的"纳垢部"来说。

    此"纳垢”非彼"纳垢"。

    这个纳垢部的主要族人为"刺族",盘瓠后裔。

    规模不大,也就是千户级别,换言之,全部族人加在一起,也就万八千人。

    再从中取出能打仗的精壮男子,撑死了也就千把人。

    大理国虽然兵力不小,但都太过分散。

    本身国土面积就不大,又多山多林多水,而且还分"八府八郡四镇三十七部四甸。”

    力量如此分散,又是面对大宋最精锐的部队,实在是想不出,他们究竟应该怎么赢。

    片刻过后,纳垢部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只见里面走出一个老者,冲着驴车上的赵桓,行礼道:“参见陛下。”

    “若陛下就此路过,纳垢部将不再与朝廷为敌。”

    赵桓撑着身体,缓缓坐起身,看着面前已经超过六十岁的老者,直接摘掉面甲,用力吐了口气。

    “朕一路而来,遇到的部族关卡,全都主动受降。”

    “可即便是投降,也要付出点代价,否则动动嘴皮子,就把朕劝退了,事后你们再次反叛时,也毫

    无心理压力。”

    “朕给你们两个选择。”

    “其一,将族内长老,及家眷,送往羊宜咩城。”

    “朕可以担保,这些人都会受到优待,在羊宜咩城过上富足生活。”

    “其二,取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男丁,每十人杀一人,从根本上灭掉你部反叛的能力。”

    尽管赵桓脸上带着笑意,说起话来也甚是平和。

    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思,却令人不寒而栗。

    老者能够清晰感受到赵桓身上散发出来的恐怖气势,这就是大宋皇帝!

    “我们部族只有千户,承受不起男丁消耗。”

    “我们愿意接受陛下的第一条建议,派元老进入羊宜咩城。”

    赵桓直接一挥手,示意老者回去调人。

    一直跟随在赵桓身边的大理国正规军,也立刻前来带人。

    三十余名受到尊敬的元老,以及家眷共计二百余人,被直接带往羊宜咩城。

    看着那些蹲在寨墙上,或是瑟瑟发抖,或是满脸愁容的族人。

    赵桓大声道:“这些元老,将作为人质,被扣押在羊宜咩城。”

    “但你们放心,他们绝不会受到半点无礼对待,与其说是人质,倒不如说是去城内养老。”

    “你们族人,若是不放心,可以随时进城去探望他们。”

    “究根结底只有一句话,不得反抗大理国朝廷!”

    寨内自然是没有任何回应,他们看向赵桓的眼神,除了畏惧,还是畏惧。

    反正大理国只是大宋南陲的缓冲带,又不是赵桓治下。

    所以该说的说到了,也就够了。

    赵桓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

    离开纳垢部,直奔下一个目标,罗鸠部……

    三十七部蛮族,全都被赵桓走了一遍,其中超过三十部蛮族主动投降,且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除了在战场上死伤惨重,以及那些屠杀百姓,烧杀抢掠的魔头。

    赵桓用了五天时间,把三十七部全部拿下。

    大理国正规军,只是跟着赵桓屁股后面,忙着收编这些昔日反叛的部族。

    忙活完后,又跟着赵桓直奔蒙合镇。

    相较于三十七部蛮族,蒙合镇反倒难啃,这里毕竟是四镇之一,本身也是个举行要塞。

    面对赵桓的军队,镇主死活不肯投降,甚至扬言要与赵桓决一死战。

    赵桓也不急,持续派人前去劝降,到了最后,甚至亲自上阵。

    “蒙合镇主,朕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投不投降?”

    蒙合镇主站在城墙上,甚至彪悍,冲着赵桓嘶吼道:“投你娘!”

    “姓赵的,别人怕你,我可不怕你!”

    “有本事你就攻城!"

    “就凭你那点人,也想攻下我蒙合镇?天大的笑话!”

    见蒙合镇主如此执迷不悟,赵桓也就不再啰嗦,就这么坐在战场最前线,抬手挥了挥。

    一支由
>>>点击查看《宋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