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汉末大丈夫 > 汉末大丈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83章 北地起波澜(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汉末大丈夫 章节目录 第83章 北地起波澜(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展,可真是太奇妙了。

    进入北地郡之前,秦宜禄先去了一趟安定,借着杨家的关系拜访了一下皇甫规的遗孀,也就是皇甫

    嵩他婶婶马氏。

    马氏当然也知道他是干什么来的,弘农杨氏的面子他肯定也还是得给的,当场就决定收下杨修做个

    弟子,传授他一些书法上的东西。

    当然,毕竟是个女人么,这种传授也算不得什么正经的师承,就是刷个好感,对于皇甫嵩来说,秦

    宜禄这个都尉如果懂事儿,有这样一层关系在两人至少可以相处的比较融洽、和谐,皇甫嵩至少不会刻

    意针对他。

    当然了,这个前提肯定是建立在秦宜禄比较懂事儿的基础上的,至少他这个都尉不能跟皇甫嵩这个

    太守争权吧?否则那就是原则问题,生死问题了,那就真的是谁的面子都不好使了。

    也是巧合,刚进入北地郡,秦宜禄就听说了鲜卑人又从鸡鸣塞入关,随时可能打进来的消息,一时

    之间,却是也只能是苦笑连连,左右为难了。

    “老师,这是有战事了啊,您既然是都尉,是不是抛下排场,咱们只带着义从急速驰援?这,这我

    们现在会不会有危险?毕竟咱们现在就只二百义从了啊。”

    却还是鞠义替他解释道:“危险应该还是没有的,目前收到的消息,鲜卑只是又破了鸡鸣塞,离打

    过来还远着呢,不过,征召兵卒防备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怎么说?过了鸡鸣塞,离着这北地郡已经很近了啊,这北地与朔方二郡是完全相连,且几乎都是

    平原,并无险要可守啊,哎,也不知这朔方郡是怎么回事儿,明明有着险关要塞,却仿佛和纸糊的一

    般,一捅就破。”

    鞠义闻言撇嘴道:“要不说你是小孩子呢,而且还不接地气,咱们东汉,哪里还有什么朔方郡呢?

    大哥,您是并北人,这朔方的情况,想来您比我应该更清楚吧?”

    秦宜禄闻言点了点头,顺着鞠义的话头便接上了道:“朔方这个所谓的郡,现如今确实是已经名存

    实亡了,章帝之时曾有过统计,当时朔方郡的在籍人口便已经只剩下了七千人。”

    “那是一个郡啊!七千人,这怕是还不如中原地区一个乡的人口多吧?哪个稍微大一点的县没有几

    万人口?况且这还是章帝时候的数据了,谁知道现在是多少?”

    “我自幼在并北长大,又是屯户,也曾应招打过几次的仗,但反正我是从没见过来自朔方的袍泽

    的,平日里大家也都习惯了说并北三郡,也即是云中、定襄、五原,却是已经极少提及朔方郡了。”

    “这是为何?朔方郡,不是说水草丰美么?”

    “内外两方面原因都有吧,一来是因为鲜卑强盛,朔方那地方距离塞外实在是太近了,又谈不上如

    何险要,再加上地广人稀,事实上已经被许多鲜卑部落所占据,另外许多羌人也在借着几次羌乱的机会

    趁机向朔方郡迁移了很大一部分,朝廷无力驱逐。”

    “二来是因为这块地方事实上已经让给匈奴人了,虽说是胡汉混居,但那点汉人太少,而朝廷……

    哎-,朝廷对我等边塞之民实在是太苛刻了一些,事实上那种苦寒的地方,胡人多而汉人少,只要朝廷

    对我等汉人的支持稍微弱上一些,胡化便是必然的事了,更何况朝廷非但对我等边地屯民没什么帮助,

    反而今上一直都在撤屯了。”

    “当然,再另一方面,正如我此前跟你讲的,这天下的气候整体上是越来越冷的,朔方那地方以前

    虽然也是以游牧为主,但其实也还是可以有一点农耕经济的,现在却是这一点也没了,绝大部分地区连

    豆子也都种不了了,甚至就算是游牧,其条件也远比不上云中、北地等郡了,其境内甚至还出现了沙漠

    化。”

    “原来是这样。”

    “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修儿,这也算是给你上得一课吧,你要记住,任何地方都有两套账,一

    套是交给上计,带去洛阳跟朝廷汇报的,一套是实际的,老实说,今上登基以来,因为党锢之祸的原

    因,这上计之制几乎都快要名存实亡了。"

    “为政者,若是不能真正的体察民情,仅仅只以各地上计吏汇报上来的,纸面上的数据来治理国

    家,就算心是好心,所下达的政策到了地方上也往往都会南辕北辙,最后变成恶政、蠢政,一个郡是如

    此,一个县,一个乡,也都是如此。”

    “做官做事都是同样的道理,一件事若是不能躬身入局,那还不如不做,做,也一定只会做得稀

    烂。”

    “是,老师教诲,徒儿谨记了,只是老师,既然按您所说,朔方已经实际上是一座空城了,为何
>>>点击查看《汉末大丈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