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法官 > 北宋大法官目录 > 正文 第七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第1页/共6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北宋大法官 正文 第七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第1页/共6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其实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公检法压根就不是为那个小农经济准备的,而是为即将到来的商业社会准备的。

    潜龙勿用的计划,主要就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公检法,而第二部分则是建议皇帝将重心从农业转向商业。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而在河中府的时候,张斐没有强行突破乡村的防御,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因为在纯粹的小农经济下,公检法发挥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唯有商业越发达,公检法的作用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当时河中府那边的乡村,还不是那么需求公检法,所以张斐也只是完成公检法与乡村的对接。

    如今是先建设好公检法,再激活商业发展,就会更显得事半功倍。

    “掌柜的,给我来两斤纸。”

    刚刚放衙的司马光,在路过黄家纸铺,便过去想买一些纸回去。

    “是司马相公。”

    那纸铺掌柜见是司马光,急忙先出门行得一礼,旋即又道:“真是抱歉,这纸都卖完了。”

    司马光一惊,“卖完了?”

    那掌柜点点头道:“最近几日,许多人来买纸,还有笔墨,也都没了。”

    司马光皱眉道:“明儿才发行第一批税币。”

    那掌柜笑道:“现在马家都能够直接用税币换钱币,谁也不担心这税币,反倒是录事巷那边是人满为患,许多商人都要签订契约,大部分纸墨都是被他们给买去了,再加上事业学院、医院那边都需要纸,这根本就供应不上。”

    司马光稍稍点头,又问道:“贵店何时会有纸?”

    那掌柜道:“司马相公没有听说吗?”

    “听说什么?”

    司马光错愕道。

    那掌柜道:“是这样的,事业署那边正在出售一些货物,其中包括很多纸张,我们东主现在正在与蔡署长交涉,说不定过两天就有纸了。”

    “蔡京?”

    司马光心想,那蔡京不是去怀州了吗?

    白矾楼。

    “樊员外。”

    一个公子哥朝着樊颙道:“买卖可不能这么做,这朝廷刚刚决定发行税币,你这酒价上涨,而且涨的也太多了一点,是前些时候饿疯了么。”

    樊颙哎呦一声,“刘公子见谅,这真不能怪我,今年酒税不是也出来了么,如公子刚喝的和旨酒,是要征收百分之四十的税,这要不涨价,咱是卖多少,就得赔多少。果酒就比以前便宜,才百分之五税。”

    同坐的一个公子哥道:“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税币,忘了这酒税已经出来了。”

    那刘公子道:“百分之四十的税,可也太贵了一点。”

    樊颙道:“这没有办法,说是这粮食还没有完全缓过来,不过今年风调雨顺,可能明年就会降下来的。”

    楼上最大的包间内。

    “蔡署长,大家都已经签好了,你看看。”

    一个文吏将一份契约递给蔡京。

    蔡京接过来,看了看签名处,又站起身来,向屋内的一众富商道:“朝廷的存货,也就能够维持几个月,往后可就得靠你们自己了。”

    “是是是。”

    那些富商是连连点头,又表示非常感谢朝廷给予他们这个机会。那黄灿更是道:“等到我那作坊建好,供应这普通纸张,那是不成问题的,蔡署长大可放心。”

    这一轮财政改革,主要就两点,货币化和商品化,更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供需关系,由之前的自给自足,改为去商人那里购买,同时将媒介押注在纸币上面。

    可见薛向还是有很头脑的,虽然税币法案是张斐提出来的,但他这番改革,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不过他在河中府的时候,就已经这么干过,改革盐钞,然后推行茶马交易,以最少的钱,获得更多的马。

    但是,在这里面只是生产模式在发生变化,生产力并没有得到显著的进步。

    朝廷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接下来就得看商人自己的本事,他们能否提升技术,扩大生产。

    那纺织商人毛勉又问道:“蔡署长,如今朝廷都是发税币,朝廷的那些织布作坊会卖么?”

    在场的所有商人都竖起耳朵来。

    以前大家都是自给自足,朝廷也有自己的作坊,现在改为货币,这些奸商又瞄上了朝廷的那些作坊。

    而且,只要朝廷将作坊买了,他们这买卖做得也就更加安心。

    蔡京道:“暂时我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消息,我估计至少也等到税币法正式颁布后,才会处理这些事。”

    出得楼来,正好遇见从慈善基金会里面出来的张斐。

    “学生见过恩师。”

    蔡京赶忙过去,行得一礼。

    张斐欣喜道:“蔡京,你何时回来的?”

    蔡京道:“前日刚刚回来的,这署里一堆事,学生就寻思着过几日再去拜访恩师。”

    “无妨!无妨!你知道
>>>点击查看《北宋大法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