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多谋善断,方为人主(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章节目录 第二十章:多谋善断,方为人主(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伯文,所言倒是也有些道理。”

    他有什么道理他,全是歪理。

    戏志才心里没好气的嘟囔了一句。

    从他进来到现在,不过半柱香时间,商讨讲究一个循序渐进。

    方可在等同于博弈的辩驳之中,让计策更加完善。

    可这小子,一股脑说了这么多,让人不知从何反驳起。

    戏志才心中愤懑,不过若是攻徐之役,能得到仁义之名,加上陶谦年事已高……

    或许的确有奇效。

    “文若,”曹操立起身来,朗声而言,他这等语气,几乎已经是心中有了决断,所以在场之人也无不正色,面向曹操而站立。

    荀彧更是直接走到正前来,拱手执礼而拜。

    曹操沉声道:“拟檄文广发,大军速攻小沛,而后粮草并进,速速推近,每下一城,不可劫掠百姓,需开仓放粮,收拢流民。”

    “向徐州百姓保证,徐州子民,便是我大汉子民,绝不会迁怒于他们,而我之仇怨,只在陶谦一人。”

    “仁政推行于徐州境内,军势又当如烈火,便可在数月之内得建功,恩威并施,方可让徐州军民臣服,让陶谦胆寒。”

    戏志才和徐臻顿时对视了一眼,相视一愣。

    这,速攻而仁义相待。

    如此方是最佳策略。

    这样既不会浪费了这等哀兵之怒火,也不会让徐州百姓因为恐惧而团结一心。

    徐臻顿时想通了,不愧是善于用兵的征西曹,自己不过是因为知晓未来,所以发言。

    想要让曹操规避一下他这一生最大的黑点,也就是徐州屠城之乱。

    让曹操在日后许多人的眼中,都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暴戾阴影。

    没想到,意见提上去之后,会产生奇效。

    不过想来也是,这在座的几乎都是有能之士,头脑自然不会简单。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www.biqugeapp.co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大多是青史留名者,当然会变通,若是曹操完全按照自己的计策却没有任何改变,那才该担忧。

    “主公英明,”徐臻顿时抱拳鞠躬。

    商议,就此结束。

    荀彧快速离去,到衙署正堂去召集人手,撰写檄文,这檄文上须写满陶谦之罪行,让兖州军民师出有名。

    所以字斟句酌,千万不可麻痹大意,估计也是要花费一夜时间。

    而戏志才同样也是匆匆离去,他要立刻到军中与诸多将军一同,将军令告知各营,部署行军之先后。

    这个时候,曹操才算是稍稍有安定下来的闲适时间。

    他自泰山郡边境接了父亲回来之后,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和徐臻好好谈过。

    今日原本打算回来之后,即可去任上向徐臻道谢,结果他在挖沟渠,并没有见到面。

    这件事,在曹操的内心之中宛如一个鲠,怎么都不舒服。

    毕竟这可是救命之恩,之前自己又凶了徐臻,说他一辈子也就是个小官吏了,冥顽不灵颇为固执。

    现在想来,我若是执意让他领军,何尝不是一种固执呢?

    曹操心思开阔,情绪极好,看徐臻的时候也就更加顺眼,是时候好好感谢一番,解开彼此的心结了。

    “伯文,”曹操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徐臻。

    “主公,我家中还有事,”徐臻一转头,马上拱手。

    他只能采取有言在先的办法,让曹操千万不要长篇大论,现在回家,还来得及去刷点自律值。

    不要忘记初心。

    我许伯文,来曹营不是为了贪图享乐的!

    等我属性全部200,寿命数百年!

    我天天拉着你们聊天!

    “啧,”曹操听了他的话登时一愣,大概明白了徐臻的情绪。

    恐怕,伯文还在闹别扭?

    年轻人,本身就有傲气,哪怕是他这等出身白丁之人,同样如此。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或者说,伯文这等自白丁之中学识渊博,见识高远,而且胆略过人敢于论断之人,恐怕傲气比一般谋士更重。

    救我父亲,是他亲自派遣典韦去,父亲非但没有来得及感谢,反而对典韦大为责备,甚至骂他是杀人越货的贼子,不可留于身边。

    那些话,的确是太重了。

    “伯文,此次徐州之后,若攻下陶谦,得两州之地,我必力排众议擢升你为典农都尉,或是一郡太守。”

    “你且在鄄城稳住后方,不求有功,只求稳住三月,我必下徐州。”

    “典韦那边……”

    曹操叹了口气,由衷的道:“同样也会擢升,以表此次
>>>点击查看《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