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借问吹箫 > 借问吹箫目录 > 正文 第四十章 其实走也难(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借问吹箫 正文 第四十章 其实走也难(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李密的故事讲完了,现场一片沉默。没有人去计较故事好听与否,他们想的是这故事代表的含义,李密之所以讲一个这样的故事,其用意是…

    李渊没沉默多久,便又开了口,说得又是另一码事:“大弟呀,这么多年了,你就没想着再成个家?”

    没想到李渊突然问这样的问题,李密愣了愣,才答道:“长年在外,朝不保夕,就没有考虑。”

    “那你现在不是安定下来了,”李渊对这事似乎显得兴致勃勃,“不如朕给你做个媒如何,朕有个表妹独孤氏,正值适婚年龄,配与你可好?”

    听到这话的人都愣住了,怎么这一个故事下来,李密就成皇上的妹夫了?

    李密赶忙辞谢:“法主何德何能,怎敢匹配郡主。”他这说的确是真心话,李法主可不想就这么娶一个没见过面,还比自己大一千多岁的女子。(虽然按外表年龄算,人家姑娘绝对比他小。)

    李渊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大弟家族世代公卿,何谈匹配不上,大弟这么说,可是瞧不上独孤家?”

    “法主不敢。能与独孤家结亲,确是法主高攀了。”来到这时代许多年,要是独孤家都不知道,可真是白混了,说“高攀”二字,确是李密由衷之言。(注1)

    听李密说得真诚,李渊的态度更加和善:“那就这么定了。把你们二人的八字都拿过来,让钦天监选个好日子。”

    ……

    夜晚,

    邢国公府。

    内室。

    李密坐在灯下。愁眉不展。李渊这究竟唱得是哪出戏呢?他看不明白。圣命难违。难道自己真地要在古代成家了。这也是历史发展必须地?一时之间。李法主还真想找人问问。可熟悉这段历史地人。在黎阳…

    王伯当走进房内。向李密道贺:“恭喜邢国公。”

    李密不由苦笑:“这时候伯当你就别开玩笑了。”

    “能得皇上亲自赐婚。新娘又是独孤家地女人。这一成亲就和皇上成了亲戚。有什么不好?”

    “和皇上成亲戚就是好事了?杨广和李渊还是亲表兄弟呢。”李渊夺他江山时可一点没手软。

    王伯当沉吟:“大人真这样想?”

    “当然。”李密点头,又说,“伯当你别一口一个大人了,我不是说了让你叫我法主吗?”两人共患难这么多年,有必要还称呼得这么生疏吗?

    王伯当不同意:“伯当不但是大人的下属,大人与我更有师生之谊。”

    李密摆手:“连自己的地盘都保不住,连累你们和我一起寄人篱下,这种上司不要也罢。谈到师生,就更让李某惭愧了,法主做人都嫌失败,哪有什么能教别人的…”

    “…大人…蒲山公…法主兄。”王伯当在李密的注视下,终于改口。

    “这就对了。”李密的表情终于开朗起来。

    王伯当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他重新四下看看,确定左右无人,才在李密对面坐下,压低了声音道:“我见到茂公了。”

    “什么?!”李密大吃一惊,他刚想起徐茂公,就有人说见到他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也不会这么快呀,等等,“你在哪儿见到他的?”他不是应该在黎阳吗?

    “今天下午,我闲着没事,出去走走,结果就在街上遇见他了。”回忆起来,王伯当也觉得挺意外。

    本该在黎阳的人,却在长安的街头遇上,要说是巧合,李密可一点都不信:“然后呢?他跟你说了什么,他为什么来长安?”

    “他说人多眼杂,不方便来邢国公府,托我带封信给法主兄。”王伯当说着,取出一封信递给李密。

    李密展开信纸,一怔,这是

    王伯当见状悄然退下,能让徐茂公亲自跑到长安送的信,自然十分重要,他不敢打搅李密看信,顺便出来帮他警卫。

    李密当然也知道这封信一定很重要,可问题是他看不懂啊!信里全是字母,但既不是英文,也不是法文、德文,更不像俄文

    这到底是哪国文字,自负留学多年,精通多国文字的李法主茫然不知所措。。。

    几日后,

    又一个夜晚,

    邢国公府,

    王伯当、房彦藻、贾润甫、柳周臣等人都聚在李密这儿。其实自从来到长安后,为了避嫌,他们已很少这样多人一起到邢国公府来了。

    先开口的是李密:“我向陛下上奏折,说去河南等地招揽旧部,今天陛下已经批准了,相信这事大家应该听说了。”

    见众人都点头称是,李密又道:“今天请各位过来,主要是想和大家告个别,这一去,法主就不会再回长安了。”

    贾润甫一急,仍用了旧称谓:“魏公去招揽旧部,可是要”他还不死心吗?

    知道他要说什么,李密摇头:“招揽旧部只是借口,法主此去,天下就再无李密这个人了。”

    魏公这是存了归隐的念头!众人面面相觑。

    “那独孤郡主”柳周臣不解,照说陛下对魏
>>>点击查看《借问吹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