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 经济(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 经济(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个黑眼圈是非常大的。因为何夕给他带来的震撼太大了。

    杨震看何夕的书,有一种看李悝,商鞅的文章的感觉。无他,大量用数字表达。先秦法家,就有这个特点,说尽地力之教,之后就有大段文字描述,一百亩地产出多少,等等。

    最后得出结论。

    而何夕的文章也如此。倒不是何夕想如此,但是数学作为科学之父,几乎在一切科学之中得到了体现。即便是社会人文科学之中也是如此。马克思在分析很多现象的时候,也是用了很多数学工具的。

    何夕甚至还压缩减少很多。

    毕竟,而今还不用谈太深奥,说的仅仅是工业化本身。而不是资本主义的规律。

    真理有穿越古今的能力。这种颠覆性震撼下,杨震能睡着觉,已经是自制力不错了。如果这篇文章,放在方孝孺面前,方孝孺很有可能疯了。或者出家遁入空门。比起这些严重结果。睡不着觉是太寻常了。

    特别说明,方孝孺最讨厌佛门。

    一有空闲,杨震就在推敲这些理论,更是看到了纺织厂之中,分工合作之下,暴增的生产效率。更是沉迷其中,他已经感觉到其中庞大的力量。

    其他这些掌柜们,虽然不明白理论,但是他们最会算账了。只要一算就明白了。这个纺织厂有多赚钱。其中道理说复杂,也复杂。需要很多经济学家来解释。

    说不复杂,也不复杂。看上去整个管理模式也没有什么大概的改变。不就是分工,使用机器,等几样而已。

    他们也是能做到的。

    只是,他们思忖片刻,就知道在辽东以外这样做,估计不大好办。

    原因很简单,会遇见阻力。

    别的不说,大明天下男耕女织。除却辽东之外,哪一个地方的女子不织布。其实辽东女子也是织布的。但是在军管之下,个人的力量汇集不成浪潮。更不要说,何夕也给了下面人一些补偿。再加上辽东缺人,不管男人女人,都要卷入工业化浪潮之中。也就没有那么多意见了。

    对于百姓来说。忙点累点不算什么。只要能赚得更多就行了。

    但是其他地方可不一样了。

    其他地方人口倒是过剩。能招募人手。但是也砸了更多人的饭碗。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体系之中,粮食更多是用来维持生计,与用来支付赋税的。能给家里带来现金的,就是女人的布。

    很多底层读书人都是靠着母亲与妻子日夜辛苦所织的布,才有了读书的机会。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