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大明公务员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十四章水利机械(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公务员 章节目录 第九十四章水利机械(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九十四章水利机械

    葛天工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了。

    要知道,在辽东的时候,他已经在工部挂名的官员,已经摸着郎中的边。熬上几年,当一个工部郎中,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葛天工的官职,只是加衔而已。

    毕竟,这些产业在大明管制之中的位置,是很难确定的。

    即便少府成立之后也是一样的。只能临时借用其他官职来任命。这种官职与差遣分开的事情,在古代也是很常见的。

    对葛天工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是官就行了。

    在辽东失去了官职之后,葛天工一直在等着东山再起,虽然何夕让葛天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大多是在重复之前的事情,何夕也没有给葛天工的授官的意图。

    其实,何夕不给葛天工授官,一方面,是因为葛天工之前的事情,必须得到惩罚。毕竟,虽然说辽东的事情没有牵扯到葛天工,其实何夕并不是太相信的。只是适可而止而已。

    葛天工的作为,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替代的。

    另外一方面,何夕还想让葛天工改正,最少,将心思从功名利禄上转移到科学技术上。

    但是时间长了,何夕也确定了,人过三十,很多事情都很难改正了。比如葛天工,他的很多思想,其实在他见到何夕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很难改正了。

    虽然他是技术上的大行家,何夕也还没有找到能代替葛天工的人。但是他对科学技术本身,从来没有多少热爱。

    他之所以有而今的地位,是因为接触何夕最早,第一个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但是这种优势,在很多学子成长起来情况下,是可以替代的。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何夕有些无奈,但也没有办法。

    这一次,让葛天工出马,自然是借助他在技术上的长才。同时,何夕已经改变了对葛天工的定位,从兼顾科学技术的首席专家,变成了技术官僚。

    前者,虽然兼顾管理工作,但是更注重技术研发。而后者,为某些事情提供技术支持。

    而今疏浚天津河道,就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何夕在见申国公之前,其实,已经与葛天工商议过了。给出了最简便的技术方案。但是如何实现,就是葛天工的事情。

    当然了,葛天工在何夕眼中,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是那种可以推进一个版本进化的大科学家,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是绝对合格的。

    这个任务,交给葛天工是没有太大问题。葛天工自己也非常有信心。

    更重要的是,葛天工将这一件事情当成重新博取官职的机会。这才敢立军令状。

    天津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了。

    何夕就要安排下面的事情,不过下面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好安排了。

    而且外面还在下雨,水天茫茫一片,似乎整个河北东部,都变成了一片泽国。仅仅知道,各地洪涝严重,但是哪里更严重一点,却不知道。

    所以,何夕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以最快速打通北京与其他各地的联系。

    从而掌控第一手消息,才能对下面的事情进行安排。

    于是,无数人从北京出发,乘船南下。他们所乘的船,并不大。都是吃水很浅的沙船。哪里洪水多,就往哪里走。

    真正有了进展的,反而是葛天工的工作。

    ------

    北京城南,运河码头。

    这个码头也是北京城配套工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配套工程之一。

    无他,太子与何夕将北京城东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运河不能直接通到北平城。转运消耗太大了。既然如此,新北京城营造上,水路交通就特别重要,码头作为重要节点,自然更重要了。

    即便这一场大雨,运河水位明显上涨,但是依然没有对码头有太大的影响,这码头在修建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而今数条大船停留在这里。

    数百人在大雨之中,齐声呐喊,拖拽着非常高大的物件,最大的好像是一个横放着铁炉子,大概有一丈多高。被油布包裹着,好像蚂蚁一般一点点的拖动。

    更因为是下雨天。

    很多人一步一滑,摔倒在地面上,磕碰出不小的伤口,甚至骨断筋折,遗留下大片的血迹。

    申国公骑在马上,用马鞭指着这些东西,说道:“这是-----”

    葛天工也骑在马上,躬身说道:“在雨中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国公跟我上船,我们船上细说。”

    申国公看了一眼葛天工,目光又扫过无边的大雨,说道:“好。”

    申国公与葛天工很快就上了船。

    申国公看得出来,这一条船几乎是运河之中最大的船只了。整个船有两三丈宽,如果不是而今大雨,河水暴涨,这船来到这里都不是太容易的。

    只是,申国公一上船,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船只,已经被开膛破肚了。

>>>点击查看《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