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彼岸花明 > 彼岸花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7章 尊重的背后(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彼岸花明 章节目录 第57章 尊重的背后(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是不是销售公司的惯例?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怎么,林总手握百万还这么抠门?男人嘛!就该有大气概!你瞧你,怎么越来越萎缩,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似的。”刘俊贤阴阳怪气。

    “我不是像个农民,而是就是个农民,祖祖辈辈都是。我没有你出身那么高贵,没有你的大气概,但请大家吃顿饭的钱还是有的,即使没成为林百万我也能请。倒是你刘公子,刘大少,请问你这贵族请大家吃了几次饭?”林嘉树反唇相讥,刘俊贤的话彻底惹恼了他。

    “嘿嘿,咱可不是刘百万。没你那狗屎运。”

    “你坐拥那么大的本地市场,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占。你成不了刘百万其实是很不容易,你得有多渣才能做到!”林嘉树嘴角带着讥讽的微笑。

    刘俊贤呆了呆,然后愤怒地说:“你骂人?你小子想找死,我成全你!”

    “我就在这里,你可以成全我。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林嘉树针锋相对。

    “刘俊贤!你像个老业务员的样子吗?业务一塌糊涂,在这里吹什么大气!自己几斤几两不清楚吗?”杜志邦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进来,对着刘俊贤一通怒吼。

    刘俊贤气呼呼地说:“老杜,偏心眼也不能偏得这么离谱吧!林嘉树骂我是人渣,你没听到?”

    “我劝你别挑事!把心思用在业务上。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得靠自己的硬实力。”杜志邦也气呼呼地说。

    刘俊贤用杀人的眼神恨恨地瞪着林嘉树,终于闭嘴了。

    林嘉树也不说话了。既然杜志邦为自己出面了,他也就见好就收了。他不想和刘俊贤怎么样,但刚才这家伙太气人了。他不怕硬。

    杜志邦说:”林嘉树早就对我说了,中午请大家喝羊汤,太和居的全羊。我已经替他定好了。他们送餐过来,就在我们的招待所里吃,大家都去哈!小林的心意大家还是要领的!”

    办公室里一阵欢呼。

    林嘉树明白这是杜志邦的安排。既然他这么安排,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在杜志邦的办公室,杜志邦说:“表达一下心意也没什么不好,现在你是个焦点,吃这顿饭就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友善。怎么样,有没有意见?总共三十多个人,三桌,喝全羊汤再加几个菜不过两千多块。你若不同意,这个钱我出,我告诉大家你请的。”

    “是不是太寒碜了点?”林嘉树问。

    “我倒觉得既表达了心意,又不铺张浪费,实惠且效果好,也显得自然。你若是觉得寒碜,我们每桌多加几个菜。反正下午还要上课,中午都不喝酒。”

    林嘉树说:“我同意。多加几个菜吧。”

    中午的羊肉汤大宴效果不错,大家都挺喜欢,花钱也不多,三十八个人,总共花了不到三千块。当然,刘俊贤和郎大勇没来。他们借故有事走了。

    鉴于几个业务经理对林嘉树的良好的评价,理论培训课的最后一节课,杨宇杰点名,让林嘉树谈谈他在市场开拓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林嘉树知道推辞不掉,无奈地答应下,并仓促地做了一个简单的PPT。

    杨宇杰也过来听了。仿佛为了给林嘉树打气,杨宇杰特地做了一个铺垫,他说:“小林,你不用担心讲不好。大家不是来挑刺的,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

    林嘉树走到培训讲台上,他打开自己做的PPT提纲,清了清嗓子,笑着说:

    “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不是在大学里,不是在企业里的培训,而是在董事长和杜副总第一次送我去临淮市的路上。董事长在车上问我,知不知道最近在临淮市发生了一件大事。我说我不知道。董事长说,作为一个业务人员,你必须注意国家的政策方向,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看电视也不能光看热闹,要注意收集信息。董事长说的是临淮市被国家环保督察组约谈一事。那时候我深感震惊。”

    “能拿下古城春业务,固然有各种偶然因素,但决定性因素还是国家对临淮市环保问题的高压态势。这就是国家政策环境对我们业务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从那以后我就特别留心国家政策的发布,喜欢看新闻节目,喜欢到国家各部委的网站上去浏览新闻,收集对自己业务有用的政策。这已经成了我的乐趣……”

    “我现在的业务成绩并不是靠收集政策信息得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已经没有了刚跑业务时的恐慌和迷茫。我不担心自己没业务可跑,我知道国家在支持什么,知道将来我会在哪些地方找到机会……”

    “大学的时候,我的导师曾经说过,中国的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要小看有中国特色这几个字,这就是中国市场经济和西方市场经济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需要我们的企业要具备三只眼。一只眼盯着企业,一只眼盯着市场,还有一只眼要盯住政府。盯住政府干什么?盯住政府的政策导向,要始终跟着政府的政策导向走……”

    林嘉树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点击查看《彼岸花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