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清穿之废物福晋的混分日常 > 清穿之废物福晋的混分日常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03章 太后有请(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清穿之废物福晋的混分日常 章节目录 第103章 太后有请(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玉珠这彩包折腾的有声有色,很快就传到了宫里太后的耳朵里。

    要说之前过年,几个福晋玩玩红包就算了,左右过年,大家一块乐呵乐呵,太后也不说什么了,毕竟她自己也在玩。

    可要是成了生意——

    可想而知,太后必然会有些微词了。

    “刘嬷嬷,你说这小九媳妇,是存心折腾胤禟那点钱不成!哀家都听说了,每次至少都送出去二百多两银子,还不算里头那些小一点的彩包,可那彩包一个居然才一铜板,这不是存心赔钱吗?”

    太后虽然不管事,却见不得人有损皇家颜面,这明摆着赔钱的生意,董鄂氏还搞得这么大张旗鼓,岂不是让别人说皇家人傻钱多嘛?

    “太后娘娘,这个,奴才可不敢妄自揣测。”

    刘嬷嬷可不敢再擅自答话了,上次玉佩的事情就是因为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没弄明白,搞出了天大的一场误会,谁知道这次又是个什么情形啊?

    “派人去九阿哥府走一趟,把董鄂氏叫进来回话,哀家这次可得好好盘问!”

    ……

    九阿哥府,还在规划彩包接下来发展道路的玉珠听闻太后有请,立马吓得一哆嗦,上次被太后叫进宫,结果差点被灌了碗鹤顶红,这次又来,肯定没好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老实说,现在提起太后玉珠还是怵的慌。

    “福晋,福晋?”

    翠心见玉珠半天没反应,碰了碰玉珠的胳膊,玉珠这才回过神来,忙道,“快给我更衣!”

    不过半个时辰,玉珠又到了慈宁宫,和上次不同,这次慈宁宫里,倒是没有神情严肃的管事公公在旁边候着了,太后正在修剪花草,刘嬷嬷在旁伺候。

    “皇祖母吉祥,孙媳给皇祖母请安!”

    玉珠恭恭敬敬的给太后行礼,太后说到底是很重视礼仪规矩的,见玉珠还算懂事规矩,太后神色也就没有太过严肃,“小九媳妇,快起来吧!哀家今日叫你进来,是有一事不明。”

    太后免了玉珠的礼,让她在一旁坐下,接着说道,“哀家最近听说,你在民间搞了个彩包生意,十分费钱,可有此事啊?”

    “这个……回皇祖母,彩包确有其事,可费钱一说不大属实……”

    “哦?怎么说?”

    太后果然来了兴致,这些时日,她耳边听的都是这个彩包,手底下的太监也都算过了,董鄂是那第一批彩包少说赔了也有上千两银子,这还不叫费钱?

    太后心里已经认定玉珠在狡辩,不过明面上还是慈祥的模样,并没有过多苛责。

    太后和宜妃不一样,就教训人这件事来说,宜妃讲究一个直来直往,太后可就委婉多了,但这种委婉的手段却往往比宜妃那种直来直往的行事更加可怕,毕竟一个不小心,可就不知道栽在什么地方了。

    “那只是做生意的一种手段罢了……”

    玉珠说了一半,外头太监的声音猛地传进来,“皇上驾到!”

    康熙来了?!

    玉珠心头一跳,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迎接,只见康熙进来后,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就上前向太后行礼,“儿子见过皇额娘!”

    “起来吧!”

    太后也没有想到,康熙会在这个时候来,这样的话,她今日要教诲董鄂氏,可就得拿捏着些分错了。

    “儿子闲来无事来看看皇额娘,想不到小九福晋居然也在,不知方才皇额娘同她在讲什么,正好儿子也听听。”

    “是小九福晋新弄出来的生意,最近在民间十分火热,叫彩包的,不知皇帝可有听说过?”

    太后探看着康熙的神色,就见康熙并没有十分意外的样子,轻轻哦了一声,“这事儿,儿子倒也有所耳闻,似乎是胤禟那小子和董鄂氏一块折腾的,怎么,可是出了什么事?”

    “若只是玩玩,倒也没什么,不过这赔钱的生意,未免会让别人议论咱们皇家人傻钱多吧。”

    这话一说,康熙果然皱起了眉头,看向玉珠,“可有此事?这事儿若真像皇额娘所说,那确实不大妥当。”

    玉珠听着,感到几分不妙,要真让他们坐实了赔钱生意这一条,那她的生意不就白弄了吗?

    这可不行啊!

    “回皇阿玛,事情是这样的……”

    玉珠赶紧把事情从头到尾的讲了一遍,听得康熙和太后还真有几分目瞪口呆,“照你这么说,这还真是门暴利的生意啊!”

    康熙惊讶,这胤禟和他媳妇还真有几分小聪明,居然能想出这么个赚钱的法子!

    不过太后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变相赌博嘛?

    “这倒有点像赌馆里的把戏了,若是给全京城的百姓玩,岂不是有些伤风化呀?”

    太后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毕竟在古代,士农工商,商在最末,他们这些达官贵人向来是瞧不起商人的,都认为商人做的是无本生意。

    农民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才种出来
>>>点击查看《清穿之废物福晋的混分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