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燃烧的海洋目录 > 卷二 疯狂的前奏 第十四章 合作与矛盾(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燃烧的海洋 卷二 疯狂的前奏 第十四章 合作与矛盾(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定会非常高,即便成飞接下了研制任务,也需要十年、也许十五年才能拿出样机。如果以Mig-29M为假想敌,J-15就足够了,最多进行类似与J-11C的大规模现代化改进,基本上与成飞没有关系。只是在与F-35对抗,特别是日本很有可能采购的制空型F-35C相比,J-15的总体性能严重落后,改进之后也很难获得优势,在十年之后就将淘汰。”

    “你的建议呢?”

    “我?”

    “只是随便问问,毕竟你比我清楚外面的情况。”

    “那我就随便说说。”马明涛笑了笑,说道,“在更多的航母服役之前,改进J-15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舰载航空兵规模有限,如果投入巨资研制全新的战斗机,效费比很低,非常不划算。十年之内,J-15的改进型不会落后,而且美国的新一代舰载战斗机也要十年之后才能服役,所以能够应付绝大部分作战需要。只是海军不能放弃新式战斗机,必须尽快启动新式战斗机的研制项目,最好与空军合作,分摊研制经费,通过大规模采购来降低战斗机的制造价格。你跟老周去成都的话,就要把这件事情定下来,至少得让成飞知道,海军有采购新式战斗机的意向。”

    “关键在空军,不在海军。”周渝生补充了一句。

    显然,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空军与海军联合研制战斗机,不是什么怪事。在此之前,FBC-1、J-10与J-11项目都有海航参与。只是在这些项目中,海航只是要求具备更加突出的对海打击能力,没有对基本性能指标提出额外要求。原因很简单,这三种战斗机都属于岸基航空兵,不用为部署在航母上做出改动。

    在J-15项目上,空军与海军就分道扬镳了。

    当时,空军也在谋求获得一种超越FBC-1C的多用途战斗机,海航提出联合开发,即以J-15为基础,开发一种能够满足空军要求的战斗机。只是J-15针对舰载使用,对机体结构组做了大范围改动,并且强调了制空作战能力,而空军已经有J-20项目,完全没有必要开发一种制空战斗机。

    海军没能赶上J-20项目,就只能在J-11与J-10上下功夫。

    显然,现在的情况也不例外。

    虽然空军在J-20项目取得重大成果之后,提出了中型多用途战斗机计划,即开发一种性能与F-35A相当,用来取代J-10的战斗机,并且向海航发出了邀请,希望共同分担开发经费。最初的时候,海航非常积极,因为J-15面临问世即落后的尴尬处境,海军急需一种新式舰载战斗机。但是项目启动后不久,海航就退出了。原因正如前面提到的,双方对战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不一。空军需要的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重点强调打击能力。海军需要的也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却重点强调制空作战能力。加上舰载战斗机的结构特殊性,空军与海航的要求难以重合。

    问题是,海航还有别的选择吗?

    如果中国海军有十艘航母,肯定会自立门户,因为十艘航母,至少需要十支舰载航空兵部队,战斗机的采购量在六百架以上。即便只有半数是多用途战斗机,三百架的采购规模也足以分摊高额的研制经费。

    短期内,中国海军别说拥有十艘航母,能有三艘就很不错了。

    仅采购百来架左右,花巨资单独开发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显然很不划算。

    在这个问题上,海军几乎没有转圜余地。只要空军坚持己见,海军就得屈就,充当空军的绿叶。

    想明白这个问题,牧浩洋知道,成都之行肯定不会很愉快。

    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地方不在成飞,而是在总参谋部。

    作为企业,成飞肯定乐意与海军做生意。只要海军出得起钱,别说在空军的多用途战斗机上发展舰载战斗机,就算是全新研制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海军出不起钱,就得跟空军协商解决。

    至于通过外销分摊研制经费,更加不大可能。

    在需要购买中国战斗机的国家中,没有一个拥有航母。那些拥有航母的国家,也不会采购中国战斗机。

    这件事必须处理好,海军才能花小钱办大事。。.。

    更多到,地址
>>>点击查看《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