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燃烧的海洋目录 > 燃烧的海洋 卷八 战火烧四方 第三十九章 粮食危机(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燃烧的海洋 燃烧的海洋 卷八 战火烧四方 第三十九章 粮食危机(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的行动中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还严格限制了本国的粮食消耗,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根本没有对粮食消费进行有效管制,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却要求已经勒紧裤腰带的中国人继续节省口粮,明显说不过去,因此中国最多只能承担与美国同等的援助配额。当时,中国代表还明确提出,不管美国提供多少援助配合,中国都将提供同样多的援助,如果美国自己都不能办到,就别来要求中国做着做那。

    这下,美国成了众矢之的。

    当然,欧盟也没好到哪里去。

    在激烈的辩论中,组织里的几个非西方国家都把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存在的严重浪费现象当成主要问题,要求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严厉的粮食管制,减少浪费。

    只是,这个世界上合理而不合的事情太多了。

    闹到最后,美国不得不做出让步,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美国与四个粮食输出国各承担三百万吨的援助配额,组织其他成员国则从受援助配额中挤出一百万吨,成立联合人道主义救助机构,在印度开设一千二百座孤儿救济院,重点救助孤儿,以及因自然灾害残废的儿童。

    问题是,这无从根本上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事实上,在操作层面上也存在问题,比如根本无鉴别接受救济的是否是孤儿。更严重的是,为了得到救济,一些印度家长甚至采取了极端手段,比如让子女变成残疾人,或者是抛弃子女。

    更要命的是,一千万吨救济粮在不到三个月内就耗光了。

    到了五月份,印度再次向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求援,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粮食。

    这个时候,印度国内的粮食危机已经变成了人道主义危机。

    虽然印度人的忍耐力非常惊人,但是在谁也填不饱肚皮的情况下,或者说在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死亡威胁的时候,再强的忍耐力都没有用。更重要的是,并非所有印度人都存在吃不饱的问题,比如印度的政府官员、军事人员、大企业家等等,都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填饱肚皮,而真正在忍饥挨饿的只有平民,特别是生活在贫民窟里的社会最底层的贫民。

    当时,印度各地、特别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都爆发了动乱。

    在一些地区,印度当局甚至不得不派遣军队守卫粮仓,用军队押送粮食。

    只是,这仍然阻止不了那些饥饿的平民。

    五月三日,一支负责押送粮食的印度军队就在新德里附近向哄抢粮食的平民开火,造成数千人伤亡。

    因为粮食危机,还导致数亿印度人沦为难民。

    根据巴基斯坦官方消息,到二零三八年五月份,涌入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难民就超过了一千三百万。因为无为难民提供基本生存保障,所以巴基斯坦当局不得不驱逐了大约八百万难民,只有大约五百万信仰伊斯兰教的难民获准留下来。当时,巴基斯坦已经全面加强了边境巡逻,而且巴基斯坦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在印巴边境线上设置隔离带,准许边境守备部队向越境难民开火。

    可以说,巴基斯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要知道,印度有一亿八千万伊斯兰教徒,相当于巴基斯坦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如果这些人全部涌入巴基斯坦,绝对是一场灾难。

    除了巴基斯坦,与印度接壤的国家都采取了类似的政策。

    即便是不接壤的国家,也严厉禁止印度难民入境。

    当时,斯里兰卡海军就封锁了保克海峡与马纳尔湾,海军巡逻舰被授权向任何为经许可进入斯里兰卡领海的船只开火。

    为了挡住印度难民,缅甸军方甚至出动战斗机轰炸了进入境内的难民队伍。

    在吃饭成为普遍问题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会把印度巨大的人口当成洪水猛兽,谁也不愿意为了印度而牺牲自己。

    问题是,谁也不能否认十多亿人的能量。

    与印度的灾难相比,菲律宾的那点事情就算不了什么了。
>>>点击查看《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