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超陆权强国 > 超陆权强国目录 >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好坏消息(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超陆权强国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好坏消息(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精彩小说,请前往,。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9月8日,内阁各部总长会议最终通过总统关于罢黜国务院总理唐绍仪的提案,除农业、司法、教育三部总长在会议上选择了弃权票外,其余各部齐齐在罢免国务总理唐绍仪的提案上盖章签字

    总长会议的决定,宣布了这一场持续了几年的国务总理与总统权力之争以来自总统方面的压倒性胜利暂时落下帷幕国务总理唐绍仪在总长会议通过提案的前一天便收拾了东西,离开了建成没有几年的国务院,甚至连总长会议都没有出席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也是,有必要吗人家李大总统现在正指挥着军队南征北战,数百万劲旅收复汉家失陷百年的河山,甚至外外面拓土开疆每当前线一场胜利传来,关内各地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整个国家都好似在过节一样李汉现在在国内正处于威望正隆的时候,唐绍仪在六月数次没有接到他的邀请参加内阁会议时便明白,自己在国务总理这个位子上怕是坐不长了

    尽管耻辱的成为了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两位民选总统先后动用总统特权罢免的总理,唐绍仪也没有什么怨恨的意思袁世凯待他不错,李汉待他也不错但是只要这个国家还有总理这个位置在,任谁坐上去,都会跟总统产生矛盾的没办法,国内党人推崇总理内阁制,但是国家的章程却是总统制除非遇到了一个集权的总统,否则一旦给党人看到了夺权的可能性,这种争端就还得乱下去 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打心眼里,唐绍仪也不认为这两位值得他怨恨纵使袁世凯现在死去多年,民间也逐渐多了些对他的指责,但唐绍仪对他还是比较敬佩的他曾设身处地的想过,如果没有袁世凯这位‘武夫’,恐怕真就没有民国了而对于李汉,他也是打心眼里的佩服没有他的带领跟指挥,这个国家根本不可能快的走出阵痛,甩掉了大多数满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弊病跟包裹上路,还在现在开始收复失土

    不仅如此,跟中国持续谈判了几年的德国租界也在时间步入九月之后,德国宣布单方面无条件向中国移交全部在华租界,并且同意将中国的外交地位定位为‘大使’级,将在华德国公使弗朗茨任命为第一任德国驻华大使

    德国如此动作,它的盟友奥匈帝国自然也是一样,的王室代言人卡尔大公已经宣布废除与中国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同时将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提升到‘大使’级

    现在跟李汉有些私交的奥匈王室成员卡尔已经在去年年底继承了他的父亲弗朗茨大公的头衔,逐渐走向了奥匈帝国的政治高层这并不奇怪,他本来就是匈牙利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同时也顶替了他去世的父亲,成为了奥地利皇帝的第四顺位继承人然而随着斐迪南大公遇刺,他反而成为了现在的奥匈帝国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自从今年六月约瑟夫皇帝因为一场感冒倒地不起后,包括奥皇本人都明白,他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卡尔的上位顺理成章,任谁也不能阻挡的德皇威廉二世已经向他赠送了一条纯金勋带象征两国友谊,奥斯曼土耳其跟保加利亚也各自向他赠送了礼物

    同盟国想要拉拢中国,而协约国现在则被欧战牵扯住了太多的精力,十分忌惮中国中国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可以说李汉为此费心费神的,他唐绍仪都看在眼里可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坐上了国务总理的位子,颇有些好名声的他,总要为自己为这个国家的后人留下点东西

    他跟李汉的分歧无非在特务政治、财政、权力过分集中等几点上他原本还以为李汉并不是个恋权之人,想在任内一劳永逸为后人解决掉这些问题等中国的政治制度像欧美国家那样透明之后,他也能安心的离开国务总理的位子了

    可惜,他认为自己还是小看了李汉了

    尽管李汉现在在国内的威望正隆,然而社会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对他领导下的中枢政府的不利声音

    首先是一些近些年来崛起的各党派报纸,对他罢免国务总理的举动大肆报道跟评论,其中几家激进派国民党的报纸是指责他这是要搞独裁跟集权的征兆,号召全体国民监督跟劝说他放弃成为袁世凯第二的念头

    加上跟俄国持续了两三个月的冲突,已经导致中国积压了大量的产品无法向协约国出口,国内大量的工厂因此停工或减工,不少实业家的利益因此受到了损害尽管政府现在已经出台了‘以工代赈’的方案,以政府采购等方式开辟跟扩宽农村市场但是这种计划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而且政府采购赚到的利润也远没有协约国的采购那么大现在国内实业界已经积压了一些对中枢政府的不满,尤其是东南沿海实业界

    东南沿海地区自宋元时期经济开始兴起,到明清时期最终成型鸦片战争之后,沿海大量的城市被开辟为外埠口岸,洋人的到来带来了技术跟思想,加上东南沿海城市的便利交通条件使得这些地区迅的过了国内的绝大多数省份,尤其是西北内陆地区,成为了中国最富庶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区不可否认,现在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成为支撑中枢财政的主要地区,欧战爆发前或许它们在工业实力上较
>>>点击查看《超陆权强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