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千年帝国的兴亡 > 千年帝国的兴亡目录 > 落日,大英帝国的终结之卷 第一百零七章 大英帝国终结的序曲(8)(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千年帝国的兴亡 落日,大英帝国的终结之卷 第一百零七章 大英帝国终结的序曲(8)(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凯特尔到达北非前线是3月27日的事,这时候隆美尔率领着北非军团已经围攻托布鲁克第3天了。隆美尔与任海济最大的共同点便是身为指挥官的他们从不待在后方,总是跟随部队出现在最前线。当凯特尔到达前线指挥部的时候,任海济正与隆美尔发生激烈争执。

    刚开始隆美尔认为,他的部队面对的是一支准备大撤退的弱旅。不攻下托布鲁克,在班加西以东的昔兰尼加地区就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海港。这个时候德军每天需要1500吨物资。不攻下托布鲁克,他们的给养只能从班加西或的黎波里穿过沙漠长途运输。同时在10天前,马耳他岛上的德军已完成修复,扩建岛上机场的工作。这意味着由马耳他起飞的大批德军轰炸机能飞抵托布鲁克上空,协助他战斗。隆美尔最初认为占领托布鲁克轻而易举,自己根本不用将时间浪费在这里。可是英军顽强的防御打破了他的期望。

    驻守托布鲁克的英澳联军由51岁的澳大利亚少将莱歇尔·莫斯特指挥。他向部队下令:“托布鲁克不是敦刻尔克。如果大家想要出去,必须与德意联军作战。不准投降,更不准逃跑。”其实他不用这么说,托布鲁克内的英澳联军士兵们也知道自己除了战斗到底外没有任何选择。“战斧行动”彻底失败,让整个昔兰尼加地区那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散的英军所剩无几。从托布鲁克到开罗的土地上什么都没有。托布鲁克守军想要撤退根本得不到任何援助。除非他们自己杀出条血路。而英澳联军离开修筑了2个月之久的托布鲁克要塞,这也是隆美尔所希望的。

    当然身为英军指挥官的莫斯特没理由满足他的对手隆美尔的希望。除了傻瓜,谁会在自身实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傻傻离开自己长时间修筑的要塞阵地?于是莫斯特心甘情愿当起缩头乌龟。他的龟壳是早年由意大利修筑的防御工事。最外层“红色防线”的防御周长达50公里,到处都是相互缠绕的带刺铁丝网,连接着140座强大的火力点,低下掩体上修筑了钢筋水泥保护层,每个火力点可以住2色防线”后3公里处是“蓝色防线”。“蓝色防线”上布设了许多地雷,穿越其间的铁丝网更多,每隔500米就是一个火力点。凭借着这两层厚实的龟壳,只要士气没有崩溃,莫斯特有信心守住托布鲁克。

    事情的发展也和莫斯特所想的一样。19日,当昔兰尼加突击的德军部队汇合后。隆美尔便迫不及待的展开攻击。第5装甲师的坦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便越过了托布鲁克以西一道铁丝网阵地。因为藏在“红色防线”地下掩体中的澳军士兵不敢招惹德军坦克。

    当第5装甲师的坦克冲过澳军士兵的掩体时,澳军从德军后方疯狂扫射。德军坦克没有看到身后那些陷入绝境的士兵们,继续威武的向前进攻。因为“蓝色防线”与之后的托布鲁克就在眼前。不过他们很快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冲破面前的防线到达托布鲁克。在不远处,英军的野战重炮从两侧向德国坦克猛烈开火,藏在“蓝色防线”火力点中的2磅反坦克炮也开始由近距离向德军2型坦克射击。阵地上到处都是硝烟和沙尘,德军坦克驾驶员和炮手们什么都看不清,他们开着坦克到处乱跑。最后好不容易杀出条血路,顺着来时开出的通道,陆陆续续逃回出发点。

    这次攻击让隆美尔损失了17辆2型坦克,其中有一辆是被澳军用一根撬棍捅进履带而毁去的。第8机枪营伤亡过半。这次进攻十分混乱,一位坦克指挥官后来回忆道:“我们能活着出来真是万幸。”

    攻击失败让隆美尔恼羞成怒,同时也让他注意到如果只从一个点发起攻击很容易遭到托布鲁克守军的集火攻击。必须想办法分散英军火力,才有可能突破防线。于是接到命令的任海济指挥着“瓦露基利”沿着托布鲁克防线外围南侧开始东进。最后从东面包围托布鲁克,南侧防线则由第5装甲师接替,西侧则由“阿里埃特”师与意军步兵师负责。3月24日,托布鲁克包围网完成。

    第二天,隆美尔再次下令攻击托布鲁克阵地。不过西侧的意军刚刚遭到火力攻击,意军便逃跑了。不管隆美尔怎样开导意军指挥官,他们就是不敢应战。澳大利亚军队发动了一次试探性反攻,意军一触即溃,很快就投降了。2天的作战中,800多名意军官兵被俘虏。“阿里埃特”师失去了90%的坦克,也丧失了战斗的勇气。

    于是当凯特尔到来时,隆美尔正好下令暂停攻击。与任海济商谈之后的军事行动该如何进行。

    隆美尔的想法是,托布鲁克一时难以攻陷,那就把它扔给意大利人负责。德军部队则继续向东,追击英军。毕竟托布鲁克距离埃及边境仅120公里。隆美尔认为只要占领了埃及,托布鲁克便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任海济并不赞同隆美尔的想法。如果真依照隆美尔设想的那样去做,那与历史上的“班加西障碍赛”有什么区别?托布鲁克成为北非军团后方一枚危险的钉子,由班加西运输来的物资需要跨越昔兰尼加长长的300多公里行程,才能抵达德军手中。缺少物资的德军抵挡不住英军反补,然后被迫后撤。双方以托布鲁克为中心来回互
>>>点击查看《千年帝国的兴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