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国士 > 大明国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十八章 君子朋而不党(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国士 章节目录 第十八章 君子朋而不党(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燕王低头,得以改变身死道消的结局。

    而练子宁因为有方孝孺为他求情,虽然还是不愿投降,但也得以免死。

    只是被褫夺了官职,遣送回家。

    铁铉则是还在济南固守,不过方孝孺的劝降信件已经在去往济南的路上。

    而且朱棣承诺过方孝孺,就算铁铉拒不投降,济南城破之时,也会留他一命。

    齐泰和黄子澄可就没那么好命了。

    方孝孺也不会去为他们求情,只会恨他们为何不早死四年。

    原因很简单,两人与方孝孺一直政见不合。

    不仅政见不合,两人曾经还仗着朱允炆的信任,颁布了许多看似合理,实则误国误民的政令。

    方孝孺和练子宁都知道那些政令不合理,奈何朱允炆对齐黄二人深信不疑。

    反而怀疑方孝孺和练子宁阻挠他们的政令是别有用心。

    气得方孝孺和练子宁一个自请贬官,一个干脆不问政事。

    齐泰和黄子澄他们是忠臣,这毋庸置疑。

    但他们也是误国的庸臣,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正所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但书生误国,却是速度极快。

    朱允炆在齐,黄二人尽心尽力的辅佐下,短短四年,天下便成功易主。

    本来朱允炆若是听方孝孺的,这场战争早就赢了。

    就算听练子宁的,晚一点也能赢。

    若是听他们两人的,则早晚都能赢。

    偏偏朱允炆选择听齐黄二人的。

    不仅让君王丢了江山。

    还让方孝孺不得不为了天下百姓接受了朱棣的胁迫,从此背上贰臣之名。

    方孝孺心中如何能不恨?

    别以为大儒就不会有小心眼,孔子还诛少正卯呢。
>>>点击查看《大明国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