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抗战:开局伪军头子,曲线救国 > 抗战:开局伪军头子,曲线救国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3章 旱灾席卷,民心颠覆(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抗战:开局伪军头子,曲线救国 章节目录 第113章 旱灾席卷,民心颠覆(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鬼子宪兵队战斗力不足三流,已经不被他放在眼中了。

    而所谓的治安师团,治安部队,战斗力也就二流,张岚清的部队今非昔比。

    实力稳步提升,保守估计是二流顶尖水平。

    不保守的估计,部分团具备了一流兵力的水准。

    手下的军官尽心敢打,蛰伏三个月,是时候展开第二轮的攻势。

    以期拿下5-8个县城的地盘,进一步拓展势力,分化孤立徐城、蚌埠两城。

    农村包围城市,乡镇亦可以包围城市。

    张岚清就要按照这个成熟的战术,孤立日寇驻扎的大成,瓦解其地方宪兵,地方的伪军。

    战术搞好了,省去大麻烦。

    这一次作战的重点是两个方向,津浦铁路沿线,以及淮河沿岸。

    淮河地形复杂,属于天险。沿淮河驻防,即便日寇来袭,也有周旋的空间。

    全在平原地带部署,一旦面对大量的坦克突击,很可能损失惨重。

    趁着这次向东扩张,张岚清要一口气拿下蚌埠南北的四座县城,将淮河的上游部分纳入自己手中。

    这样从信阳、淮南、蚌埠连成一线,增加占领地盘的纵深。

    作战命令刚刚下达之后,沿线的驻防便跟伪军联系,很多伪军早已被渗透,就等着找时间起义,转过头来打鬼子。

    也有一些还未下决断,选择中立。

    睁一眼闭一眼,放任部队从自己的据点附近通过。

    数个营的兵力涌入津浦线附近,突然展开了袭击,痛击铁路的巡逻部队。

    缴获6辆装甲巡逻车,击溃日军的训练大队。
>>>点击查看《抗战:开局伪军头子,曲线救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