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遗憾的1884 > 遗憾的1884目录 > 第二部第三卷 南太平洋上的阳谋 第二十八章 辜鸿铭,中华传统的卫道士!(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遗憾的1884 第二部第三卷 南太平洋上的阳谋 第二十八章 辜鸿铭,中华传统的卫道士!(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他现在在东华、托科皮亚、塔阿、阿拉斯加都在推行一种制度,核心内容就是执行上级布置的任务时,严禁投机取巧、打擦边球、钻空子、搞“灰色地带”的行为,一经查实,相关责任人立即清除出官员队伍。

    今后政府、集团所有单位,对其都是“禁区”。军事、情报、重要单位的此类违规涉及人员,情况“严重”的,将执行死刑,够不上死刑的服终身苦役,地点在南极地区开辟的冰层下的矿山。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

    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

    他一生一共获得了十三个博士学位,以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

    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

    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

    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

    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

    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

    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也正因为如此,辜鸿铭说:

    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

    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但是,辜鸿铭却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

    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去抗争,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不起,你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巨大代价!

    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先生为中华传统的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被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他平时表现出来的狂放姿态,是他带泪的真情表演,他是以狂放来保护自己强烈的自尊,那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的自尊。

    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先生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

    辜先生闻听之余顿时语塞,无以自遣。

    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他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更刻骨铭心!

    因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

    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他就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甚至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他寻找到的最大对手,就是新文化的旗手——胡适。

    辜先生他一生主张皇权,可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

    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

    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全国举哀三天,他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在北京大学任教时,他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时,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

    他却平静地对学生们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闻听此言,自诩为时代骄子,而又狂傲的北大学生们一片静默。从这件事中,他们也终于理解了这位老师,这位一直很清高的老师。

    他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却反而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

    因此很多西方人崇信辜先生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在任何地方的公开演讲、讲座,是西方人士趋之若鹜的圣殿。

    这是一个坚定的中国文化捍卫者!

    尽管
>>>点击查看《遗憾的1884》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