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吴中生有 > 吴中生有目录 > 正文 第七章 辎重营(七)(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吴中生有 正文 第七章 辎重营(七)(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许多了,那些人不但一辈子都没有上过战场,也根本就没有受过任何系统的训练。

    说白了讲,这个时代地大多数所谓地军人,都只不过是一些手持兵器地农夫罢了。

    明朝的军制,到是基本与张知秋印象中地没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当年在与张士诚、和陈友谅三股最大地农民起义军,彼此间互相攻伐之际,在中央设大都督府,掌管全军军事,并由此开始逐鹿天下。

    朱元璋在先后剿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并将蒙元政权从大都、也就是如今地北京赶到草原上之后,大都督府也就就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先后不过存在了二十年的时间。

    想想也是,一个掌管全国军事的机构,无论是掌握在谁的手里,那都是不会让皇帝放心的,为了让自己睡的更加安稳些,朱元璋在全国战事稍歇地第二年,亲自操刀分解了这个臆想中地心腹大患。

    改版后地大都督府一分为五,称五军(即中、左、右、前、后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全国卫所军籍,但征讨、镇戍、训练等却是要听命于兵部。

    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

    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皇帝对全国军队的控制,也是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采纳百官建议,立军卫法,控扼要害的核心精要之所在。

    本朝定鼎之初,设定全国都司、卫所,共设都司十七个、行都司三个、留守司一个、内外卫三百二十九个、守御千户所六十五个,兵额最多时达二百七十余万人。

    大明在地方上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置指挥使,为地方统兵长官。

    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含直辖州)、县(州)置卫或设所,一般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五个千户所,共五千六百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十个百户所,共一千一百二十人。

    张知秋对于自己寄身地这个辎重营的这位素未平生的带军将领,还是颇有几分敬佩的,据张知秋这几日里听来地消息,应该是新近才驻于忻州城地一个千户,也是姓张的,叫张建东。

    不过,据张知秋地观察,如果这位千户没有其他“伏兵”在握的话,整个辎重营地军丁数量,顶天了也就八百人左右,竟然是有三百余人地缺额。

    要说这千户所有多少缺额,倒也不关张知秋地什么事情,但是让他感到惴惴不安的是,这次地宿营却是来的有些突兀与仓促之极。

    宿营地命令是在大队人马行进地途中便突然地传下来的,而且一道命令后便是直接就地于官道边驻足了,不但游骑兵没有派出,就连步卒也是乱哄哄地在营里取闹,显然是也都并没有于事前接到相应地命令。

    看着远处临时搭建地中军大帐中那赶集般川流不息地将士军卒,张知秋摸着鼻子自欺欺人:“难道是那个在白云观门口开柜立帐的王半仙,算准了今天会有暴雨加身不成?!”

    暴雨自然是没有的,但整个辎重营却是就此这么停顿了下来,并在随后地整个下午都被用来扎营——整个大军于不久之后便就地向路东横移了一里,并在此择地扎营建寨。

    其实看那模样,张千户原本是希望再远离官道多走一些的,可是大批载重地车辆,在这被雨水充分浸润透了的原本地农田里,即便是沿着临时开辟地道路,那也是举步维艰,根本就走不动的。

    地基实在是太软了,众多地“重型车辆”,很快就成功地压坏了那条临时急就章地违建道路……

    PS:张知秋当道大喊:所有的票票,全都不许带走!
>>>点击查看《吴中生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