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阳谋三国 > 阳谋三国目录 > 第二卷 中原刀兵 第81章 大兵压境:荀彧力挽狂澜(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阳谋三国 第二卷 中原刀兵 第81章 大兵压境:荀彧力挽狂澜(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韩浩的做法很精彩,但是更精彩的是曹操得知此事以后的反应。

    按说韩浩的做法其实也有点小冒险,差点让曹操损失了一员心腹爱将,但是曹操听闻此事后,对韩浩是大加赞扬,并且说,“你的做法可以作为万世处理类似事件的准则!”

    曹操不仅表扬韩浩,还立刻颁布一条法令:从今以后,凡是有盗贼绑架人质的,官兵一律不要管人质死活,一定要将绑匪杀死。

    曹操的这条法令,肯定又要被很多学法律的朋友们指责,因为这条法令是相当不人道的,现在世界各地估计没有哪个政府敢出台不顾人质死活的法令,我们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类似画面时,出来的最高指挥全部高喊“确保人质安全”!

    对此,我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立场去苛责古人,否则朱元璋剥人皮来惩贪就更是罪不可赦。

    事实上,法律越要保护人质,这类绑架事件就会越多,因为所有的绑匪都明白,这是政府和法律的软肋,只要他们劫持人质,就能为所欲为。

    曹操的法令虽然残酷,但是却很有效,因为所有的绑匪都知道,即使他们绑架了人质,他们自己也难逃一死。

    既然绑架人质没用,那么他们就不会绑架人质,所以更多无辜的人最终获得了安全。

    我认为,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曹操的这条法令更有意义,也更有效,因为它能杜绝犯罪的前提条件。

    事实上这条法令在曹操颁布以后,效果的确很好,《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记载:由是劫质者遂绝。

    由此看来,历史往往是由那些残酷的人来掌控,也不无道理,所谓慈不将兵、义不掌财。

    这条法令还是后事,而曹操能鼓励韩浩差点害死他弟弟的冒险行为,这更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而夏侯惇以后也没有去找韩浩的麻烦,我认为,夏侯惇的心胸也值得我们学习。

    夏侯惇虽然转危为安,但是鄄城的形势仍然相当危急,因为曹操去打陶谦的时候把大部分军队都带走了,现在城中军队很少,再加上陈宫是曹操的心腹之人,他的反叛便引发连锁反应,很多和陈宫、张邈有旧交的人都跟随叛变,虽然有荀彧、程昱坐镇,但也危如累卵。

    夏侯惇既然来了,那就自然有武人的手段,把鄄城中那些和叛军有勾.结的领头的人统统杀掉,看谁敢再耍花招。

    夏侯惇一次性杀掉了几十名高官,在他的白.色恐怖高压下,鄄城的人心终于又安定下来,现在文有荀彧、程昱,武有夏侯惇,鄄城暂时可以缓一口气了。

    可是内部刚刚松一口气,外部危急便紧接而至,当时的豫州刺史郭贡率领数万大军开近鄄城城门,扬言要见荀彧。

    数万大军不是小数目,如果郭贡真的想攻城,恐怕数日之内拿下鄄城不是难事,那曹操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这里还要注意一件事,就是当时刘备也已经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那这郭贡怎么也是豫州刺史呢?

    这个也很简单,因为当时朝廷远在长安,关东的事都已经由各路诸侯自己作主,这个时候的天下大势名义上都尊汉献帝为共主,其实已经与春秋战国时期区别不大了。

    陶谦能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别人自然也能表郭贡为豫州刺史。

    如果有人要问到底是刘备还是郭贡是真的豫州刺史呢?

    那我只能说,只有天知道。

    同样的情况还出在东郡太守这个职位,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六七个人担任过东郡太守,比如桥瑁、王纮、臧洪、曹操、胡轸、夏侯惇都曾任东郡太守,这其中如果没有自封的那就奇了怪了。

    闲话不提。

    在这个艰难时刻,郭贡提大兵到城下,显然不怀好意,很多人都传言郭贡已经和吕布结盟,现在就是来攻城的,于是城里的人非常害怕。

    郭贡既然点名要见荀彧,荀彧就打算出去会会郭贡,可是夏侯惇不同意,他说,“荀大人你现在是我们兗州的主心骨,你要是去了出点什么事,兗州可怎么办啊?”

    在这里,我还想插一句,现在网上有很多评论关羽、张飞到底是不是名将,到底有多厉害的文章。

    我想说,将在谋而不在勇。

    夏侯惇厉害吧,身为曹操当时第一爱将,可是在艰难时刻却自己承认荀彧才是一军主将,这说明什么?

    说明夏侯惇虽然身为东郡太守,但自认为才能比荀彧差得远了去了,要他冲锋陷阵还行,可是居中坐镇运筹帏幄他真做不来。

    那些吹捧关羽和张飞到底有多厉害的不妨把他们和夏侯惇比一比,看看夏侯惇是什么样的名将,就知道关张的真正水平了。

    荀彧拒绝了夏侯惇的谏言,他说,“郭贡与张邈这些人,原本也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现在刚刚到这里,可能还没有下定决心攻城,如果他要攻城就不必找我说废话了,我趁这个机会过去游说于他,纵然他不能帮我们,也能使他保持中立。如果我不先去见他,让他生疑而立即攻城,就将大事不好。”

    读到这一
>>>点击查看《阳谋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