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昭明太子传 > 昭明太子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章 南梁国建立(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昭明太子传 章节目录 第2章 南梁国建立(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先后经历了四个朝代更迭,天下群雄并起,纷争不断,战火四起,都看中了中原这只肥美的梅花鹿。

    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天下大乱,英雄辈出。

    公元501年,时任南齐雍州刺史的萧衍也看中这只肥鹿,雍州地处襄阳,由于襄阳至京城金陵只能走水路,起兵造反得有战船和武器,但是造船和武器会引起朝廷的关注,于是在谋士陶宏景的指引下便在江河湖水中藏了无数的木头。

    公元502年,萧衍趁朝廷动荡之际,把沉在水中的木头打捞了出来,趁机打造了无数的船只和无数的兵器。

    再从襄阳沿长江水路出发,一路攻城掠地,催营拔寨,势如破竹般直达京城,迫使齐和帝萧宝融禅位,取代南齐在金陵称帝,定都金陵。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史称“南梁”,道士陶宏景被封为国师。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公元501年出生于襄阳,为梁武帝萧衍长子,其母为贵嫔丁令光,于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被封为太子,移居东宫。

    萧统长相俊美,举止大方,深通礼仪之道,在东宫以仁孝而闻名,深受朝野和百姓的爱戴。

    萧统不像父亲喜欢驰骋沙扬,也不爱美色,只爱读书,记忆力超群,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萧统三岁识文,就开始学习《诗经》和《论语》,五岁读遍四书五经,而且能背诵如流,九岁能讲《孝经》,据传东宫藏书三万卷。

    每次皇宫举行宴会的时候,萧统总能赋诗作词几首,一蹴而就,极有才华。

    每当有天灾暴雨暴雪的时候,萧统也会用自己的私库银两去赈济穷苦百姓,所以极受百姓的爱戴和满朝官员的称赞,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的。

    成年之后,萧统打算编撰一部《文选》,把先秦至梁的诗词歌赋汇聚在一起,做一本诗文总集。

    萧统的母亲丁令光体弱多病,多年卧榻在床,他也能做到昼夜服侍不离床,困了就趴在母亲床头小睡一会。在萧统二十二岁的一天,母亲还是走了。

    母亲离世后,萧统悲痛欲绝,水米不进,谁劝都不行,父亲萧衍来了也没用。

    眼见太子日夜消瘦,这样下去身子会受不了的,太子身边的宫女们都心疼的不行,于是偷偷请来了国师。

    国师陶宏景对萧统道:“太子殿下,你母亲丁贵妃昨夜托梦于我,让你切莫再悲伤,保重自己的身体。如我儿实在是太过思念于我,就给为娘祭拜一只最爱吃的蜡鹅吧。”

    于是乎,在道士陶宏景的劝导下,萧统在其母亲的坟墓里埋下了一只蜡鹅和若干祭品。

    如此之下,太子的情绪才稍微缓解,慢慢的饮食也正常了起来,身体才渐渐有了好转。

    就在萧统回到东宫之时,这时候有个人跑到梁武帝萧衍跟前道:“今日我跟随太子殿下出宫去祭拜丁贵妃娘娘,亲眼看见太子把一只蜡鹅埋进了丁贵妃的墓里,是不是在用巫蛊之术诅咒皇帝陛下和我们大梁江山?”

    梁武帝一听龙颜大怒,本来做了皇帝的人最敏感这种风水、巫术之类的。立马派人去了丁贵妃的墓地,果然挖出来一只蜡鹅和一些祭品。

    梁武帝让太监把太子请了过来,把蜡鹅放在了太子的面前,问他“为何要诅咒朕,诅咒朕的大梁江山?”

    太子看到蜡鹅,明白是有小人陷害于他,百口莫辩,支吾着“我。。。我。。。”说不出话来。

    梁武帝见萧统如此,更加生气,一甩袖袍,转身离去。

    这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蜡鹅厌祷”事件。

    那么告密的此人到底是谁呢?是跟太子有什么深仇大恨吗?为什么要陷害太子呢?

    原来此人叫鲍邈之,是太子的贴身小太监,仗着太子的威名在宫里作威作福。

    有一日,被萧统撞见他在调戏宫女,于是把他大骂了一顿,没有惩罚他,只是逐渐不再亲近于他,信任了另外一个叫魏雅的小太监。

    于是,鲍邈之就心生怨恨,抓着这个机会坑了太子一把。

    梁武帝回到御书房冷静下来后,心想太子向来宽厚仁爱,不大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正好这时国师也走了进来,正想给梁武帝禀报今日和太子一起去祭拜丁贵妃的事情。

    等国师说完蜡鹅的事后,梁武帝才明白是错怪了太子,原来蜡鹅是太子的一番孝心,顿时心生愧疚之意,但身为老子哪有向儿子认错的道理。

    于是恼怒之后便把太监鲍邈之砍了脑袋,心中的郁结稍解。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盼来早与来迟。

    太子宽厚饶恕了小人,小人也没得来好报应。

    在“蜡鹅厌祷”事件之后,父与子之间有了嫌隙。

    萧统为了缓和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决定南下去“法轮寺”为父皇和大梁祈福,也为了编撰《文选》,准备一个人去江南,读书破万卷不如行万里路,一路走一路收集各地的诗稿。

  
>>>点击查看《昭明太子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