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骗经新本 > 骗经新本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章 累算友财倾其家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骗经新本 章节目录 第3章 累算友财倾其家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金从宇心想:“常言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我看洪起予性格慈善好义、诚直无智。何不把他的店铺吞并了,应该采用一些方法笼络洪起予。”于是伪装亲密,过节日时经常赠送礼物,收到什么好东西,也邀请洪起予过来看。洪起予对于金从宇的好意深信不疑,每当金从宇送来礼物或者邀请他参加庆典,他都会以更加丰厚的回礼或者热情的参与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金从宇心想:“洪起予喜欢喝酒,要用酒来麻痹他,使他颓废。”于是常常去月福喝酒,打麻将,邀请参加生日宴会,几乎没有一天不喝酒的。遇到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景色,会邀请洪起予一起去游玩;在夜晚凉爽的月光下,会私下里和洪起予谈话直到深夜。结果洪起予真的中了他的诡计,每天都沉溺在醉酒之中,不再管生意上的事情。洪起予沉迷于酒色之中,疏忽了店铺的经营,而金从宇虽然整天陪着洪起予游玩饮酒,但他的弟弟济宇能够妥善处理店铺的事务。起予一直过着悠闲的生活,很少在店里,导致店里空无一人看守。因此,当有客人来到店铺寻找起予时,却发现他不在,这些客人往往就转而去济宇的店铺购买商品。这样一来,金从宇店铺的生意日渐兴隆,而洪起予店铺的生意则日渐衰落,起予的资金状况也逐渐紧张。金从宇则利用这个机会,每次借钱都给洪起予一半九成纯度的银子,另一半则是七八成纯度的银子,而且在银两的重量上也做手脚,使其轻一些。他并不向洪起予索要借据,只是说需要清楚地记账。

    在不到四五年的时间里,洪起予陆续向金从宇借了六百多两银子。后来,金从宇派人去取钱,洪起予又从别的地方另外借了二百两来偿还之前的债务。经过结算,起予仍然欠着四百多两。金从宇迫使洪起予以田宅作为抵押,如果还不上债就要拿田宅抵押,洪起予只好答应。过了两年,原本的本金加上利息合计达到了四百五十多两了。金从宇强烈要求收回全部债务,洪起予请求金从宇稍微放宽还款期限,但金从宇回应说:“我的银子本来就是和弟弟共同拥有的,他在家里经常抱怨我不该把银子借给你。现在我不干涉,任由你们两人自己解决怎么样?”因为金家手中握有洪起予新立的抵押契约在手上,洪起予无法拖延,只能将自己的产业全部写成契约来抵偿债务。其他债主得知洪起予的困境后,也都纷纷前来催债讨钱。曾经拥有上千两银子的家产,在短短几年内便被耗尽,这都是由于金从宇的设计和盘剥所致。

    洪起予家道败落后,金从宇彻底断绝了与他的往来,即使洪起予请求借哪怕一点点钱,金从宇也一分钱都不肯给他。金从宇又用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另一个名叫杨店的人的儿子。有些知情的人就嘲笑杨店的儿子说:“你只不过是洪起予的翻版而已,怎么不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呢?”意识到这一点后,杨店的儿子开始逐渐疏远金从宇。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本身并无不妥。洪起予本作为一个富裕的商人,被从宇引诱沉迷于游乐饮酒,忽视了正常的商业经营,导致资金损失,不得不借更多的钱。金从宇以八两的银子当做十两银子,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三成利息,还故意低估田地价值,逐步侵占洪本的资产。这种行为极为狡诈贪婪,充分展现了从宇的不仁不义。对于这样的人,无论他如何辩解,都无法掩盖其为富不仁的本质。

    总结:

    在这个故事中,金从宇的野心和狡猾与洪起予的天真和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金从宇不仅利用洪起予的性格弱点,巧妙地设下了陷阱,一步步地将其引入深渊。他伪装亲密,赠送礼物,邀请洪起予参与各种活动,这些都是为了麻痹对方的警惕心,使其放松对商业事务的管理。同时,金从宇还利用洪起予对他的信任,以不正当的方式借款,并在银两的纯度和重量上动手脚。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也严重损害了洪起予的利益。当洪起予陷入困境时,金从宇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趁机夺取了他的田宅和产业。

    此外,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表面现象。在商业交往中,我们应该注重诚信和公平,避免被不正当的利益所诱惑。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谋取私利的牺牲品。

    最后,这个故事虽然没说,但为富不仁的行为最终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功,而不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点击查看《骗经新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