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海上霸主之明末篇 > 海上霸主之明末篇目录 > 章节目录 准备出海回家(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海上霸主之明末篇 章节目录 准备出海回家(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小五,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陈有才微笑着说。

    赵小五抬起头,看着陈有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什么好消息?少爷,是不是我们有救了?”,随后,他把风暴的第二天怎么发现船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陈有才又点了点头继续说,“嗯,我刚才去检查了那艘大船,发现它只是搁浅了,而且船底的破损并不是很严重。我觉得我们应该能够修好它。”

    赵小五听了,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真的吗?少爷,那太好了!我们终于有希望离开这个荒岛了!”

    陈有才也笑了起来,“是啊,不过这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我们要先把船底的漏洞修好,然后再想办法把船推回海里。”

    赵小五点了点头,“少爷,你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我们一定会修好船的!”

    陈有才拍了拍赵小五的肩膀,“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一下,等大家的体力恢复一些了,再开始干活。”

    赵小五又喝了一口粥,然后坚定地说:“少爷,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修好船的!”

    陈有才看着赵小五,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修好船,离开这个荒岛。

    陈有才用餐完毕,披上外袍,随即划动木排,出发了。半小时后,他抵达了清晨时分的那座小山顶。(此处省略几千字)

    次日清晨,陈有才带着水手长潘长贵和王多鱼返回。归来后,他向众人道出了自己的计划,接下来大家要一边养病,一边实地考察如何修复这艘船。随后,陈有才带领赵小五等五人在远处轮流观察这艘船。经过观察,水手长潘长贵得出结论,这艘船是外国的传统船只,由于船底没有隔水加密舱设计,所以一旦触礁,就会立即导致船底进水。后来,陈有才也过去查看了一番,他从甲板楼梯下去,经过几个房间后,便是一个大厅,大厅下面是两个大货舱,中间有四个较小的货舱,走到尾部货舱时,他发现里面的货物几乎已经没有了,黑乎乎的一片,陈有才看不清具体情况,只感觉是一些类似纺织品的东西堵住了整个舱底。查看完毕后,陈有才便返回了。

    然后陈有才经过闲谈终于了解到另外四人的情况如下:水手长潘长贵,23 岁,原是“富贵号”上潘五伯的同宗亲戚,他擅长使用长枪,据说其枪法是家传,源自他的父亲。他们家世代为军户,后来因为无法忍受而逃离原籍,前来投靠潘五伯。怎料潘五伯的“富贵号”遭遇海难,潘五伯可能也难逃一劫。当时船被撞翻,他曾四处寻找潘五伯,但未能找到;水手 1 许大田,19 岁,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事实上,他的父亲确实是个耕田的。他不喜欢耕田,所以跑来当水手了。不过,经过这两年的海上漂泊生活,他也练就了一身水手的本领;水手 2 吴大锤,18 岁,他的父亲是一名木工工匠,他学了几年木工,但却无法养活自己,甚至难以娶到媳妇。听说跑海可以赚钱,他便跟着出来跑船,打算赚够钱后回家娶隔壁村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田鸡的妹妹田小花为妻;水手 3 王多鱼,15 岁,家中四代都是渔民,到了他这一代,他的父亲原本也希望他能成为渔民。然而,有一次他的父亲出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为了养家糊口,照顾母亲、弟弟和妹妹,他来到“富贵号”当水手,一干就是三年。

    陈有才等人在经过两三天的休养后,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他们依次对船只进行查看,经过一番商议,认为应先将船搁浅的部分抬起,然后进行修复,最后将船舱中的水排出。陈有才提出利用杠杆原理,采用原木穿过船底的方法来抬高船只。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分工协作,有的人砍伐树木,有的人制作木桩,还有的人则尽可能地卸载船上的物品。

    四五天后,他们将所需的材料准备妥当。第一次尝试开始了,众人齐心协力抬起船搁浅的一侧,只听发出咔咔咔的声音,似乎初见成效。然而,仔细观察后发现,船底的原木弯曲得非常厉害,这表明需要增加原木的数量和面积。于是,他们继续添加原木,最终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结构,主体部分仍然是原木。接下来,他们运用抬车轮和杠杆原理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将船往上抬。经过不懈的努力,搁浅的那一侧终于逐渐被抬高了起来。随后,他们一鼓作气,又将整个船头抬高了一些。经过六个人近十天的辛勤努力,终于成功地使船只的头部微微离开水面。

    接下来是排水的关键步骤,他们六个人轮流进行接应,将船舱内的积水排出。排水工作完成后,他们再次抬高船头,使船底完全露出水面。然后,他们开始修复船底。仿照隔密舱的形式,他们往船舱里面塞入一个个原木,并在其中放置了一些木桶和石块。随后,他们用封板将船底隔出一个个独立的密舱,再用贝壳烧出来的灰与米浆调制成的粘合剂进行补缝处理。最后,他们利用船上找到的一桶桐油和半桶石灰粉,对船底的大洞进行了仔细的粘合修补。

    在整个修船过程中,陈有才等人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原木的强度和稳定性,如何有效地排出船
>>>点击查看《海上霸主之明末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