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1852铁血中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97章 生命的出路 12(第3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1852铁血中华 章节目录 第497章 生命的出路 12(第3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工程师能看到民朝的船舶数量以及吨位的话,他全身的水份大概会变成眼馋的口水滚滚而出。此时的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正穿着厚厚的防热服,带着墨镜,与其他工程师们一起进行大型金属部件的浇铸工作。想处理大型的金属部件,就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那些大型设备没办法靠标准机械加工,只能先靠人工的办法来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大量富有经验的工程师与技师。

    即便距离比较远,从炼钢炉里面散发出来的热量让整个车间里面犹如地狱。各种金属部件的撞击声,粗大铁链的哗哗声,还有各种刺鼻的味道。酷热、巨响、难闻,整个车间犹如地狱。工程师、技师、工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奋力工作。什么时候做什么工序自然是早就由工程师设计好,可是能否准确操作却是需要经验技术甚至还需要些运气的事情。

    几个小时过去,工人都换了三班,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他们终于换成了工序。工程师也不知道喝下了多少水,当他扶着烫手的扶手走下工作台,准备走出厂房的时候,只是离开了扶手,他双腿一软就跪坐在地上。连使了好几次力气竟然无法站起。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旁边的人有经验的扶起工程师,把他架出了厂房。工程师坚持了几个小时不倒,这才是让大家感到奇怪的。

    第二天,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脚步虚浮的到了工地,巨大的金属铸件正在进行最后的处理,要不了多久,这家伙就会被送去工厂,成为车间的顶梁柱。身为曾经的工业强国,至少是顶尖的产量大国,美国人深知金属加工的重要性。车间里面采用轮班制,根本没有停歇的时候。

    另一位工程师卡内基值班,见到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过来,他上来劝道:“史密斯,你还是回去休息吧。若是你累倒了,咱们可没有别人。”

    史密斯摇摇头,“我睡不着。最近的局势可不好。若是咱们的军工厂能够开始量产,这些问题才能解决。”

    如果1892年,加勒比海各国与南美各国都认为美国是风中残烛,谁都能上来踩一脚。到了1893年,加勒比海各国与南美各国都明白美国再烂,也不是这些国家可以随意欺负的。特别是美国在绝境中没有绝望,通过全面改变体制的办法从联邦制变成了单一制,从一盘散沙变成了拧成一股绳。对美国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和信心的人们再次集结起来,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不久前的3月,美国一举歼灭了20多万南美以及加勒比海联军。自己遭受到了残酷的对待,美国也没有释放任何一个俘虏。南美国家人口本就不多,一家伙损失了20万青壮,特别是有战争经验的正规军。那些国家完全陷入了恐慌之中,然后一度互相敌对的南美国家破天荒的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杀入加勒比海试图歼灭美国的海军。

    南美国家的陆军装备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南美国家的海军就不同,他们海军的主力舰艇好歹是从欧洲进口的。而美国的海军在战争中遭到了万里之外前来的中国海军的横扫,一时间美国海军陷入了困境。幸好之前的美国中央政府做出了战略决断,把主要的人口从加勒比海岛屿上转移到了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

    现在这两个国家差不多都落入美国手中,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千万美国人根本不显拥挤。美国的唯一问题就是能在多久把工业水平恢复到有能力实施远征的程度。那不是针对北美大陆的反攻远征,而是针对南美强国巴西、阿根廷、智利的远征。

    美国中央政府并没有制定野心勃勃吞并整个南美的计划,他们期待的仅仅是通过战争逼迫巴西、阿根廷以及智利选择与美国停战,给美国以喘息的时间。

    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也是能够听上层政策解释的那票人中的一个,工程师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战场上为祖国效力,他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工厂这个战场上为国家效力。朝阳升起之时,更多的人出现在厂房门口。他们都是昨天已经累死累活,今天可以按照规定休息的一票人。可大家都来了。

    卡内基工程师想说些什么,却什么都没说。他扭头走向厂房,在进了大门之后高喊一声:“兄弟们!开工啦!”

    ...
>>>点击查看《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