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三国霸业 > 三国霸业目录 > 第一卷 第194章 赵氏谈心(上)(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霸业 第一卷 第194章 赵氏谈心(上)(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194章   赵氏谈心(上)

    在北伐军中,无论是父王还是大哥三弟的耳目,恐怕都是不少,不出意外,像郝昭郝昭王双这次的战果,在事发的五天之内便可传到泰山,瞒恐怕是瞒不住地。

    因此我在思虑了近十天,待郝昭王双带兵拿下了同样不见敌军的渔阳、右北平、辽西、上谷四郡的治所城池后,写下了一份奏折,并与赵云联名上奏曰:赖大王如天洪福,幽州一役,胜果累累,取北平等大小城池十一座,斩首一万五千余。其中范阳会战,昭武将军王双、昭德将军郝昭以两万五千兵马,诱敌主力,引贼五万五千之众围攻,死战不屈,以为首功;辅国将军于禁、黑山军首领张燕率四万之众,百里驰援,是为次功。众志成城,四军齐力,赶乌桓贼众于深山僻野。然臣等不胜惶恐,伤敌一万,自损八千,大唐男儿此役折损两万,臣等自感罪过深重,请大王责罚,以安臣下惶惶之心。

    北伐军主帅、奋武将军赵云北伐军督军、青州刺史、后将军诸葛亮叩上此文写得真假参半,若非设身处地的经历,丝毫看不出其中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而字里行间又处处功大于过,我心知父王纵然对损兵折将有所不满,但也只会略加训诫而已。果不其然,六天之后,父王的回批便下来,曰:报捷奏悉,孤心之嘉悦欣喜非言语所能形容!有功将士自当按例封赏,然伤兵过敌,却令孤郁郁寡欢,须知为帅者亲将,为将者爱兵,郝昭王双损兵折将,功过相抵;张燕黑山军领,与大唐另有约定,待得尽收幽州之时一并封赏;于禁二十年老臣,殚精竭虑,战功赫赫,如今又添新功,加爵一级,擢为安国将军;赵云与吾儿诸葛亮有功有过,虽功大于过,但不得为傲,需再接再厉,安定乌桓,待凯旋之时,孤当亲自迎军!另闻赵家家主赵先生现身相助,孤万分感激,对其人钦慕已久,望其能赴泰山一行,孤以上宾相待。

    我将这份回批看了数遍,细细咀嚼了其中的含义,渐渐明白过来,父王昔年也曾出兵放马近二十年,从种种的回报和蛛丝马迹中,还是看出了我与赵云那份奏折文过饰非的地方。郝昭王双之功,在于拖住了乌桓的主力,之过,在于郝昭未能防住乌桓的奇袭,失了大营,王双未能识破乌桓的圈套,中了伏击。而我与赵云的过错,自然便是向父王隐瞒了实情之罪了,幸好我两人圣眷极浓,父王未予追究罢了。

    赵云也看了父王的回批,叹了一口气道:“二叔他一向不愿出山,想不到这次破例出山,以后大唐的事情恐怕就推不开了,孔明,你且继续安排幽州的政务吧,我去见见我二叔去。”我点点头,继续埋首于工作之中。

    如今表面上幽州全境是落入了大唐手中,但幽州十二郡中,真正完全受大唐控制的却只有去年便落入大唐手中的范阳和代两郡。辽东五郡在张颌一年的料理下,情况也还不算太坏,虽说反抗四起,但终究之算得上是小鄙土匪,镇压起来并不费事。

    真正令我头疼的还是新占领的这五郡,受大唐控制的也只有这有军队驻扎的十一所城池,乌桓军藏匿幽州山中,不断骚扰,防不胜防,可以说连这连接十一所城池的驿道都不太平,更不要提什么乡下。而往往这些乌桓军袭击之后,来无影去无踪,各处巡查的队伍根本捉不到乌桓军的影子,小鄙的队伍甚至全军覆没了四支。赵云和张燕两人曾亲自带兵搜山,打了几场遭遇战,两人对燕山地貌格外的熟悉,占了些便宜,乌桓军这才收敛了些。

    每每想到此处,我便不禁轻揉我的太阳穴,乌桓好狠的招数,若是长此以往,不仅每一任的幽州刺史呆不踏实,大唐三分之一的兵力也会被无限期的拖在此处,这该如何是好……

    在赵云的大帅府中,赵云寻到了正在悉心教导赵统兵法的赵远,先是吩咐赵统出去独自练会儿武功,又将唐王诸葛圭回批中的大意详细的说了一遍,之后一脸歉意的道:“二叔,每想到你这此出山给你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赵远却是呵呵一笑道:“子龙不必愧疚,其实对此你二叔早有准备了,再说去泰山又不是去什么阴曹地府,唐王殿下定是以礼相待的。”

    “可二叔不就打破了您二十年前立下的不入乱世的誓言了吗?”赵云很为赵远着想。

    赵远神色先是一黯,沉默了半晌,只是凝视着几上的茶杯,久久不语。赵云在一旁有些尴尬,后悔触动了赵远的痛处。正当赵云准备开口安慰时,赵渊却又开口了,神色也是万分凝重,道:“子龙,你以为真的有什么世家能够在乱世中独善其身吗?”

    赵云被问得一愣,随即又听赵远道:“其实没有你来信想邀,我也会出手帮诸葛家一臂之力的,这山早晚是要出的,否则,我们赵家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为……为什么?”赵云被赵远的话说得有些发毛。

    赵远冷笑一声道:“唐王诸葛圭一生精明,在他的境内,万万不会将一个不能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的世家,放任其发展,实力膨胀,况且又是我们拥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影响巨大的赵家。再有就是有了我们赵家的支持,诸葛家在全国必然会声望大增,但没有我这个赵家
>>>点击查看《三国霸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