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大汉帝国风云录目录 > 煮酒论史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第十四节(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 煮酒论史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第十四节(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他一身,黑色的泥土和汗珠混在一起,让他看起来象一个野人。

    战鼓蓦然响起,一千名潜伏的士卒几乎在同一时间冲了出来。一千名勇士,一千个赤裸着上身的悍卒,一千名愤怒的战士。

    正准备撤走的河北士卒惊慌失措。

    河对岸,韩浩和他的部属们目瞪口呆。北疆军果然有埋伏。

    陈践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朝地上吐了一口满是泥土的唾沫,然后拽下战盔,狠狠地砸到地上。

    “兄弟们……”陈践高举长矛,仰天狂吼,“杀,杀死他们……”

    “杀……”一千悍卒纵声狂吼,犹如下山猛虎一般,向敌人呼啸杀去。

    北疆军悍卒在咆哮,在狂奔。河内兵正准备撤退,士气已泄,他们由惊慌而恐惧,由恐惧而逃亡。只有率先渡河的假司马带着一帮悍勇之士迎了上去。

    “杀……”陈践一声怒吼,左手圆盾把迎面杀来的敌人砸得腾空而起,右手长矛接着洞穿了另一个敌人的咽喉。鲜血四射间,他高大而强壮的身躯把第三个敌人撞得连退数步,口吐鲜血而亡。“杀,一个不留,一个不留……”

    霎时间,断肢残臂漫天飞舞,狞狰的人头在战场上滚来飞去。河内军的那个假司马被三把战刀砍成了三截,一个接一个的河内兵被锋利的长矛钉在了地上。

    刺鼻的血腥随着惨烈的杀声弥漫了内黄河上空。

    韩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千多名手下死在了对岸。

    他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痛苦地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地倒下,一个个地被北疆悍卒砍去脑袋。

    “谁的军队?那是谁的军队?”

    “大人,那是北疆悍将陈大麻子的军队。”一个斥候小声回道,“就是诛杀鲜卑大王和连的那两位勇士之一。”

    韩浩心内一寒,半天没有说话。

    “撤。”

    魏郡,洹水河,冯亭。

    张扬驻马于山坡上,望着远方飘扬的“吕”字大旗,心里一阵悲伤。当年,自己在武猛都尉丁原手下效力时,屡受这位同乡兄长的照顾。后来董卓攻杀河内时,如果没有这位兄长的挤死相救,自己早就死了。可如今……如今自己竟然要和兄长对阵。

    张扬闭上眼睛,无奈长叹。

    “大人,吕布将军在阵前相请……”

    张扬转头看看赵虎,摇了摇头,“你去对吕将军说,此时此刻,我张扬不便见他,请他……”张扬顿了一下,苦涩笑道,“请他不要再逼我了。”

    “大人……”赵虎四下看看,凑近张扬劝道,“吕布将军说,他很长时间没有见你了,只是想看看你而已。”

    张扬心弦震颤,眼睛不禁有点湿润。

    “大人,去见见吧。”赵虎低声劝道,“这仗迟早要打,你一味躲避,如果传到袁绍大人那里,你……”

    张扬想了很久,转身看向身旁的董昭。董昭对他微微一笑,“大人,我陪你一起去。”

    “公仁兄,兄长数次来书,你都让我不要回,为什么今天……”张扬和董昭并辔而行,心神不安地问道。

    “如果吕布将军率军再逼,大人打算退回河内吗?”

    张扬喟然长叹,“我没有办法,我不能和兄长对阵,我欠他太多。”

    “那你如何向袁绍交待?此次攻打冀州,事关社稷命运,你这样做,后果是什么,你考虑过吗?”董昭看看他,“大人性格温和宽容,为人忠义,这一点人所共知,这也是袁绍对你非常信任的重要原因。但你因为私人感情而违抗他的军令,他还会继续信任你吗?”

    张扬没有说话。

    “他会借口杀了你。”董昭冷笑道,“他不杀你,但他可以让别人杀你。你还记得当年韩馥的事吗?朱汉帮他打断了韩馥儿子的腿,逼走了韩馥,但他转手就把朱汉杀了。还有耿苞。耿苞为什么被杀?你心里难道不清楚?袁绍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你对他有价值的时候,他对你很好。但他一旦认为你没有利用价值了,你的日子也就到头了。张邈和他几十年交情,为什么最后两人反目成仇?难道都是张邈的不对吗?”

    张扬猛地停下马,吃惊地望着董昭。“公仁兄,你打算……”

    “你要想活下去,就要和吕布将军对阵,就要攻打邺城。你如果不愿意,后果只有一条。所以对你来说,目前只有一条路,和吕布将军好好谈谈。”

    董昭两眼盯着他,郑重问道:“你认为,今天这一仗我们打得赢吗?袁绍、曹操打得赢吗?”

    张扬迟疑不语。

    “你认为,大将军李弘是叛逆吗?”

    张扬摇摇头,“我相信兄长。兄长对大汉忠心耿耿,如果李弘和董卓是一样的人,兄长不会继续留在河北的。”

    “那大人还犹豫什么?”董昭问道。

    “这些年,袁大人对我不薄,我不能对不起他。”张扬苦笑道,“今日社稷崩裂,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你我都看不出来,也许……以袁大人的家世和才华,他应该能力挽狂澜。”
>>>点击查看《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