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庆余年 > 庆余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们的不满的冬天(第2页/共5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庆余年 章节目录 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们的不满的冬天(第2页/共5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头两把刀,一是监察院,一是内库,不论是从陛下的信任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出发,都必须抓的牢,做的好。

    范门四子,也只有史阐立一直留在范闲的身边,而像侯季常、杨万里、成佳林这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职司上向上奔斗,有范闲保驾护航,提供金钱支持,再加上三人各自地能力,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庆国朝堂上关键的人物。

    “朝廷现在有很多缺,陛下选拔了许多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年龄资历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范闲望着史阐立温和笑道:“呆会儿你给他们三人写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开春的时候,估计朝廷便会传他们入京述职。”

    在他的安排中,杨万里应该是要进工部做事,侯季常因为处理胶州一事,立场特别的稳定,深受陛下欣赏。应该会直上两级,任胶州知州,而成佳林这小子,一路顺风顺水,估摸着要知苏州府。倒是最风光的一人。

    史阐立微张着嘴,浑没料到当年四位穷书生,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便各自有如此造化。自己真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范闲知晓他心中在想什么,笑着说道:“怎么了?”

    “资历太浅,不能服众,关键是朝野上下都知他们三人是先生的学生……只怕会引起非议。”史阐立很认真地说道。

    范闲的眼皮子略抬了抬,嘲讽说道:“死了几百名官员,总是要人填地,哪里来这么多有资历的候补官员?也不要说资历浅的话,贺宗纬当年与侯季常齐名。入朝还在季常之后,如今已经有资格入御书房听议……难道他的资历够深?”

    贺宗纬,这是一个让范闲记忆特别深刻的名字,当年在一石居的酒楼上,他便遇见过这位看上去有些忠厚的年轻书生。而就是这个书生,在日后的京都中,整出了许多事来,比如自己地岳父被迫惨然辞官。

    此人本来与礼部尚书郭攸之之子郭保坤交好。是地地道道的太子派。后来却不知如何入了都察院任御史,开始替二皇子出谋划策。后来却又倒向了太子,这倒了两次,终于被人看清楚,原来他……是长公主派,只是随着长公主的意思,两面倒着。

    然而……京都叛乱之时,正是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领着一干御史玩裸奔,赌了一把太子李承乾不忍杀人,硬生生将叛军入京的时间拖了一夜,从而给了范闲突袭皇宫,操控中枢,一举扭转大势的机会。

    直到此时,人们才真正看清楚,原来贺宗纬不是任何人地人,他只是陛下的人,一直都是。

    陛下回京,贺宗纬以此大功得赏,像坐火箭一样地向上爬升爬升,眼下虽然只是兼着都察院的原职,但却有了在门下中书议事的权利,明眼人都清楚,这位贺御史将来或许是要接替已经年老地舒大学士的班,前途如花似锦,不可估量。

    在京都动乱之中,贺宗纬帮了范闲很大的一个忙。而且即便如今他已经权高位重,但每每在朝会或外间碰见范闲时,依然是恭谨无比,没有一丝可挑剔处,显得分外谦卑。

    然而范闲很讨厌这个人,或许是因为很久以前就看出此人炽热的权利心,或许是因为他很讨厌这种以出卖他人向上爬的角色,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打过贺宗纬一拳,而他知道贺宗纬这种人一定会记仇。

    范闲自然不会怕贺宗纬,只是却要防备,因为此人现在极得陛下欣赏,小人这种事物,总是比君子要可怕些。

    如今官场私底下对贺宗纬的议论很有些不堪,送了他一个三姓家奴的外号,所有人都觉着这个外号极为贴切——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外号是从范府书房里流传出来的。

    有时候范闲扪心自问,贺宗纬所行之事,并不比自己所为更无耻,而自己如此厌憎他,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范闲曾经看过贺宗纬对若若流露出那种炽烈贪婪地目光,就为了这种目光,他记他一辈子,要压他一辈子,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没想到,现在你妹妹在陈园里唱曲。”范闲看了桑文一眼,笑了起来,他很喜欢桑文这女子,温婉沉默可亲,不是对她有任何男女方面的想法,只是觉得与这女子在一起,便会无来由的心安。

    就像和大宝在一起一样。

    至于他口中所说桑文的妹妹。正是那天去陈园面见陈萍萍时所见的唱戏女子,陈萍萍极喜欢桑文的声音,只是如今桑文要打理抱月楼,并且要把范闲的大计扩展到整个天下,根本没有办法在京都久驻,于是极爱享受人生地陈萍萍,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桑文地妹妹从燕京接到了京都。

    桑文极温柔地笑了笑。说道:“院长喜欢就好。”

    范闲叹了口气,却想到了一些别的,因为自己地出现,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无数人因为自己而汇聚到自己的身边,甚至连桑文的妹妹都不例外,一想到这些人,自己怎么忍心悄然离开?

    然而有人忍心离开。范闲站在那个小院子里,脸色异常难看,眼中地失望之意掩之不去。院子里的井还在,石桌还在,棉帘也在。青青架子也在,只是人都不在了。

    这是王启年家的小院,
>>>点击查看《庆余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