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目录 > 正文 第9章 水下争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正文 第9章 水下争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管舰队暴露了行踪,但施莱依然显得很从容,在他心手下这十五艘战舰足以荡平整个夏威夷的中国海军。中国侦察机飞走后,美国舰队开始调整航向直奔茂宜岛,不过航速却慢了不少。施莱之所以下令减速,一是让潜艇有足够的时间赶到预定海域埋伏,第二个原因则是希望中国海军能够出海迎战,这样可以避开岛上那些岸防炮台。

    在施莱热切的“期盼”了一个小时后,中国“舰队”终于出现在美国水兵视线内,不过这支舰队仅有两艘“微不足道”的火炮巡逻艇。开到距离美国舰队7000米处之后,一艘巡靠近美国舰队,并且打出旗语:“这里是中国领海,请你们立刻退出,否则将视你们为入侵!”

    在“南卡罗来纳号”跟前,这艘巡逻艇就像一个巨人面前的婴儿,不禁让施莱心头更加轻视,而一旁的杜威则有些疑惑的道:“司令,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一个小时,为什么中国海军仅仅派出这两艘小舢板来警告?”

    施莱道:“乔治,若你现在是夏威夷的守将,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杜威道:“按照我们的情报显示,中国留守的军舰还有14,大部分是小型战舰。如果是我指挥,一定会让舰队背靠岸防炮台进行防守,同时派出潜艇对来犯舰队进行骚扰……”

    施莱补充道:“除了瓦胡岛,夏威夷其他各个岛屿的岸防炮台都比较稀疏。估计中国守将准备让舰队死守瓦胡岛,这样其他岛屿虽然可能遭受损失,但起码可以守住瓦胡岛不受攻击。如果我是守将,也会这么选择。”

    杜威道:“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放手对夏威夷其他岛屿发起进攻,不过我担心中国的潜艇……”

    施莱道:“潜艇的航速有限,只要我们进行快速移动,安全性就会大很多。”

    杜威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司令,虽然中国官方资料称夏威夷只有艘潜艇,但是具体数字我们一直没有得到过,所以还是要提高警惕。”

    施莱点点头道:“恩,让各舰加速,同时对附近洋面提高戒备。”

    杜威道:“那如何应答这艘巡逻艇?”

    施莱笑道:“用火炮回答。下令34号炮位对其进行炮击,不过不要击沉它。玩一下猫抓老鼠的游戏……”

    施莱地命令一下,美国舰队纷纷加速前进,同时的两门76毫米副炮开始射击。“轰、轰”随着两声炮响,距离中国巡逻艇不足300的海面上腾起两朵巨大的水花。听到炮声,本来在高速靠近的巡逻艇立刻以最大的角度掉头,象一只受惊的兔子般往来时的方向逃窜。看到中国巡逻艇慌不择路的逃跑,美国舰队的官兵笑做一团,同时对这次出征地胜利又多出几分把握。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方才停在后方的巡逻艇上有一名来自英国的摄影师。将中国巡逻艇的旗语以及美国舰队的“野蛮”行径全程拍了下来……

    与此同时,瓦胡岛和茂宜岛之间海域。

    天色渐晚。倦鸟归巢,四道不易察觉的水纹划过平静的洋面,仿佛是四只背鳍露出水面的鲨鱼经过,只不过这些“鲨鱼”身上都标着“US”的字样。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实战,美国潜艇编队所有地水兵都异常紧张,就连司令艇的指挥舱内都一片沉默……

    “转向270,,+=.i克少校紧张地注视着潜望镜里出现的一切景物,并不时的下达着命令。

    一旁年长的大副道:“船长,现在我们距离瓦胡岛很近了。发信号会不会暴露?”

    沃尔克推着潜望镜转了一圈道:“周围没有敌舰,立刻发信号!”

    “是!”听到沃尔克的命令,大副开始有节奏的按动操作台上的一个按钮,潜望镜顶端的一盏小灯也随着这个节奏开始闪烁……

    美国这种潜艇名叫“狩猎者2”=:配备两具鱼雷发射器。备弹4。2型”采用了柴电双动力驱动系统,水面航速11节,水下航速5,水面和水下续航能力分别为1000海里和50里,极限潜深可达48。虽然“狩猎者的机动性能可圈可点,但是这个时期除了中国,其他国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声纳,因此“狩猎者2”航行只能依靠潜望镜观察,而为了相互之间进行水下联络,潜望镜地顶端还安装了一个小型的灯泡用来发送灯语。

    美国潜艇这种“高明”的联络装置并不是美国人的创意,而是国制造”。潜艇之父约翰-霍兰是全世界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性潜艇地人,当他向美国海军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不仅屡遭拒绝,而且还受到各种讥讽。经过十年的研究,霍兰花掉了自己最后一点积蓄,最终不得不放弃研究,而这个时候袁世凯给了他一笔研究经费,将其拉到中国潜艇地研究行列之中。1905年之后,随着各国开始将潜艇装备队,美国海军也开始意识到潜艇这种武器的威力,可惜此时他们的起步已晚,而霍兰又不愿意再回国研究,于是美国海军部只好寻找霍兰早年的一些学生进行设计。为了力求设计“完美”,霍兰的学生们常常给他的老师写信“求教”。中国的尖端科研单位保密措施及其严密,就连研究人员的信件都必须接受检
>>>点击查看《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