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目录 > 正文 第三十章 当官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正文 第三十章 当官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三十章当官了?

    该来的,终于还是要来的。

    袁术和孙坚准备起兵进攻南郡。

    不过可笑的是,与孙坚同来的,还有朝庭的旨意:任命父亲为征南将军,消灭袁术、孙坚等叛逆;同时举我为孝廉,并担任征南将军府从事中郎。细看那文书,荐举我为孝廉的人居然是袁术。这简直让人惊掉了下巴。

    父亲奇怪的看着我,目光里嗖嗖直往外飞问号:“朝庭怎么会知道你的名字?而袁术……袁术居然是你的孝廉荐举人?!”

    我想了老半天才想明白,这是去年年底,我打算回襄阳参加父亲的婚礼,袁术拦着不让,我说你不能拦着我尽孝,他说尽孝在行不在心,为了补偿我,举我为孝廉,于是让人发了文书,大约他是几天后才发现我已逃走,而文书已发走却回不来了。

    这件事情简直是太可笑了。

    更可笑的是,董卓掌控的朝庭,居然批了。

    这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它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不过,四十才能举孝廉虽然被提出,但并没有被执行,比如曹操,就是二十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一步步成为大汉新一代官员中的中流人物。眼下的我,比曹操还强,我连二十岁都没有满,还不算成年,而到长安考试更是谈不上,却也被确认为孝廉。有这一份圣旨,我就算是正式的国家官员了。我想,虽然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刘琦当官就当了个江夏太守,可是我这个官,却是朝庭直接封赠的,比他根儿正苗儿红得多了。

    不过,对于我现在孝廉这个身份,刺史府里的人并没有拿着当回事,他们早就把我视为半神之人了,孝廉,哪里能配得上我满世界横流的才华。(是不是我得意忘形了?)

    八月份是收获季节,虽然袁术对老百姓不好,但粮食关系到生死存亡,他还是没有在农忙季节发兵,虽然他的前军一直在和黄忠打交手战,并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此时,蔡瑁的军队也已经派了上去,单是黄忠已经很吃力了。

    九月份,我们(主要是我)布置的内线传来精准的消息。孙坚引五万大军南下,已过鲁阳,将与袁术大将纪灵一起,南下襄阳,攻取南郡。

    袁术到底对父亲的阴奉阳违失去了耐心,要亲自出手拿下南郡了。其实,早在我离开的时候,他就有心思动手了,只不过是因为讨董联军东线崩盘,董卓的军力南压,使得他无法轻举妄动,直到此时他们才抽出兵力来。

    眼下,经过一年的大战,孙坚的实力其实已经不下于袁术了。以战养战,孙坚深得其中三昧。对于孙坚来说,南郡也是个相当重要的地方。拿下南郡,他就可以与南方诸郡联在一起,他为长沙太守多年,一声令下,只怕张羡父子也只有乖乖低头的份,至于现在的长沙太守苏代,那其实就是孙坚的代理人。而挂印而逃的武陵太守曹寅,此时也悄悄回到武陵,打算响应孙坚了。这个曹寅曾配合孙坚一起杀掉原荆州刺史睿,和孙坚算是一条船上的人。

    总之,形势之严峻,让人难以呼吸。

    而我军眼下的军力如下:

    黄忠五千人,号为赤鸦军,但只有其中一千是老底子部队,其余战力一般;

    蔡瑁张允二万人,貌似我军主力,可惜都是新招的郡国兵,战力么?大约可以用来抓兔子,抓狗都够呛;

    刘磐、黄叙八千人,是原来张方等宗贼手下,个个都是人渣,这一年多来,让刘磐和黄叙两个小魔头操演的离死不远。他们现在整天就想着能上战场去死掉,那样就可以逃离这两个魔头的魔掌了。他们可以一用,但是效果如何,还要等战争来检验。

    不过,这些力量对比袁术、孙坚的十万百战之军,相差太远了。

    我们还要助力。

    江夏的黄祖终于到了。

    这位江夏太守,我不太喜欢,因为我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不顺眼。不算太高的个子,满脸毛蓬蓬的大胡子,胡子中间有一个尖尖的蒜头鼻子,鼻子两边有两个小黑点,不
>>>点击查看《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