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目录 > 正文 第八十二、八十三章(第2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正文 第八十二、八十三章(第2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个意外,本官可是不负责任。”

    我转头看温正,他似乎毫不在意的回望着我,但是他眼底发虚,证明着他心中的不安。

    我忽然间一笑,大步向前。

    小小一个天牢罢了,温正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把我害在这里面。

    一进入天牢,天一下子就黑了。

    世界也一下子从白天变成了黑夜。

    松明的火把点燃着,却只能照亮脚前的一小片地方,到下都是黑漆漆阴森森的,到处都是恐怖的声喊,空气中充满着难闻的馊臭味道,两旁巨木制成的牢门里,到处是或迟滞或疯狂的眼睛,囚人们挥动着的手臂,想要拉住我,却被我的护卫们狠狠打落。

    这里,是与地狱最接近的地方。

    与战场上不同,在战场上,你明白自己死在谁的手中。

    但是在这里死去,你却有一半儿的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每天都有人从这里抬出去。

    每天都有人被抓进来。

    在这个动乱的时代里,进到这里和进入地狱同差不多的,或者说唯一不同是,在这里还要多承受一段时间的人间痛苦。

    向下,向下,再向下。

    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了看不到犯人的地方。

    这里是一间间单独的囚室。

    这里关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甚至,那位权高望比丞相还要威风的廷尉张汤,也被关在这里,最终自杀。

    而蔡邕呢?

    有我的存在,他还会如历史上那样自尽而亡么?

    终于,牢子在一间牢门前停住了。

    “蔡大人,有人探视。”牢子喊道。

    “把牢门打开。”

    “这……”

    “哼,蔡大人是天下有名的大贤,你还怕他跑了不成?”我有些怒了。

    “是。”牢子不敢再多说,用钥匙打开了牢门。

    徐晃先一步迈进去,四下看看,然后才道:“公子,请。”

    我点点头走了进来,这间囚室比之外面还算是干净一点点,地上铺着稻草,一个六旬的老人就坐在那稻草上,手中拿着笔,在竹简上写着什么。

    他看起来极瘦,但坐在那里,自有一种不可辱的气度。

    这就是当代大儒,琴、书、诗冠绝当世的蔡邕了。

    “小侄刘琦参见蔡世伯。”我挥退众人,向他施了一礼。

    蔡邕抬起头来,目光闪动,很好奇的看着我,似乎惊讶于我的年轻。

    “刘琦?哪个刘琦?你叫我世伯,休怪老夫记性差,老夫还真是想不到你这位后生来。”

    “家严现任荆州刺史,当初付任诏书似乎还是世伯帮着办下来的。”

    “你是刘景升之子?”

    听到父亲的名字,我肃然直立,恭敬道:“正是。”

    “想不到,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唉,老友有后啊。不过,你父对我当董卓的官似乎极为不满,还曾投书大骂我一顿,怎么今时你却来看我?莫不是来看老头子的笑话吧。”

    “岂敢,小侄如今奉了皇命,与温寺卿共同审理世伯的案子,所以小侄前来看望世伯。”

    “你来审理老夫之案?”

    “正是。”

    蔡邕失望的摇摇头:“你来审理,又能如何?我得罪当政,只怕非人力所能扭转了,便是太尉马日暺也不能改变什么,何况是你。”

    我笑道:“世伯,天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王允要杀您,总有一个理由吧,难不成,只因为您帮着董卓写过几块碑文,当过几天手下,在他死时哭了一场么?”

    蔡邕道:“若是如此,还有何话说,朝堂之上,有些事不可多说,不然的话,反会把贤侄也连累了。”

    这话说得,我原以为王允对付蔡邕,只是因为蔡邕哭董卓,想不到蔡邕几句话里,居然冒出了政治斗争的意味,这却是为何呢?

    难不成,这里面还有其它的故事?

    我好奇心大起。

    第八十三章

    蔡邕道:“说起来,除董卓之事,其间应该还有我的一份功劳。”

    董卓强召蔡邕为官,是想改变天下人对他的认识,凭心而论,董卓初期,曾有几个月干得还是不错的。可是这与他后期的罪恶来比,当然是天差地远。这不但激起了关东士人的反对,也激起了朝庭中士人的反抗。

    长安朝廷士人刺杀董卓的行动一共有两次,这两次行动虽然是分别进行的,但是这两次刺杀其实都有王允的影子,在这一点上,王允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第一次刺杀是由越骑校尉伍孚执行的。越骑校尉是北军的一个校尉,主骑兵。董卓吞并了北军之后,他算是董卓的手下,伍孚是凉州人,董卓也是凉州人,他是董卓的老乡,董卓对他比较信任。群雄起兵之后,董卓对士人心存戒备,少数受到重用的士人大部分都有边疆背景,如司徒王允是并州人,太尉马日磾和尚书仆射士孙瑞
>>>点击查看《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