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幻之盛唐 > 幻之盛唐目录 > 会江陵 第三百九十章 反思与课题(第2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幻之盛唐 会江陵 第三百九十章 反思与课题(第2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实了大量受过强化教育的士官,即使失去指挥的各级,小团体自主战斗能力依旧很强,不容易溃败也很擅长转进,所谓徐如林。

    因为新兵选拔的第一项目就是长跑的速度和耐力,在激烈的运动战、遭遇战,乃至接触战中,某些方面连号称来去如风的胡骑也望尘莫及,因此即使吃了败战,也很难让对手彻底歼灭,这一来二去,部队吸取了足够的经验,也变的越来越难缠。所谓疾如风。

    但这一切的基础,却是源自一个强大的内部培养体系,这也是那些传统军镇,试图有样学样的效法龙武军地编制和职衔,学习战术和技艺,照搬了装备和待遇。战斗力和使用效果,却始终和正版有段差距的原因。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们就是用家族作坊的经营方式,试图打造出一个现代大企业的效果来。老子已经脱离了家族企业的格局,在用最先进综合股份经理人负责制,经营隐性垄断性质地超级康采恩、托拉斯什么的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撞上铁板的时候,汴州保卫战的前幕,带着所有伤员、辎重、车队、攻城器等。断后的左卫后卫两部和三万河南兵,是龙武军上下永远的痛,最早追随我起家的龙武十郎将。就损失了三位,还有两位在战后不得不退役,光那些河南军中,就有守城专家的三十六位得力部下中的近一半,甚至要超过历次叛军围城地损失。

    去***政治需要,仅仅一次,就让龙武军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我沉思间,他又捡了一份东西出来。

    “学习三个代表。。

    “这是用来糊弄人的东西。。。你嘛,根本没有必要学。。。”

    我看了一眼。就这长篇大叠地东西,丢在一边。

    “为什么,虽然粗俗易浅,听起来甚有道理啊。。

    “也就听起来甚有道理,无非上位者糊需要弄下面人,鼓捣出大而广之,空泛无物的理念,让人有充分想象和借题发挥的空间而已。。。反正随你怎么说都行”

    忆苦思甜这东西,在龙武军里不算新闻。后世的国朝几是凭这简单的办法,把一群缺少国家意识的农民,变成不畏牺牲的军人。只不过在龙武军里忆的是国仇家狠,思的是前程未来。随着大量两学官生充实进军队,文化程度高了,想法也多了,经常需要一些更高层面必要地引导,说白了就找点东西让他们去折腾。

    我正在搞三个代表的学习运动,算是这次追加的特殊课题。基本两学官生。每人都要上缴一份心得体会,再选出比较有见地的。拿出来公开辩论,计如考绩中,算是国粹和民族精神培养,也免的大比前,那些躁动不安的两学官生,到处惹是生非,

    不过,真正要琢磨起来。

    所谓三个代表之说,骨子里其实为古今通用之法,只不过,先秦以前,是代表最广大诸侯贵族阶层的广大利益,汉后是代表最广大氏族门阀的根本利益,唐宋以后,扩大到代表最广大的地主阶层地利益,代表最广大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至于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自战国时期开始,至明朝中叶,工业革命前,中国一直都还是。哪怕是政治军事最积弱的宋朝,在其他经济文化方面,也能沾上点边。

    至于我所处的那个后世,只能说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口号喊的再响,也掩盖不了一个苍白地现实;

    如果国朝真能够代表最先进地科学文化,那世上最流行的语言就不是英语,而是汉语了,国内地义务教育,也不用强制英语等级考试达标,而是让外国人来汉语达标,国人也不用千里迢迢的跑他国去留学,而是大家都来中国留学了,欧美的高端实验室也不会充斥着华裔专家了;

    如果能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那所谓世界超级经济大国也没有美国、日本的份了,最流行、最坚挺的硬通货应该是人民币,而不是什么美圆、欧元,制定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游戏规则,随便祭起经济制裁的大旗,只要靠印钞票,就可以转移金融危机的,也是国朝。

    至于回过头来说的第一条,地球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越是缺少什么,口号越是喊的响亮。

    至少中国的大部分历史,是站在世界文明顶端的历史,偏偏我那个时代,正好属于少数的例外。。。。

    不过话说回来,这场学习活动为名的热闹幌子,其实也是个掩盖着,我蓄谋已久。却还没确定从那方面下手的内部整顿,整顿的不仅仅是军队和学堂,还有众多地外围和下线势力。

    因为,在我的一声令下,来自温哲、老猫、薛苹、沈希宦等人不同体系和渠道,回馈来的结果。才发现事情要比想象要糟糕的多。

    钢铁兄弟的事情,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用后世专业的术语说,世界观人生观地缺失,以及对将来的迷失,以及大环境的因素。随着龙武军的崛起壮大,培养了为数众多的随军商人和承包团体,他们活跃于朝廷的军队中,活动能量大的很,经营一些军方不方便出头的项目。渗透进京畿民生的方方面面,甚至关系都打点到了六部九寺,成为大臣家地座上宾。。
>>>点击查看《幻之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