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独断大明 > 独断大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3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独断大明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3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句话,然后轻轻点头。

    说到底,不管是政改还是军改,都是出自皇帝的心思,皇帝如何看待这个国家,有着怎样的期许,都会十分明显的体现在政体上。

    想要寻求一个稳定,合理,长久的政治体制,还需揣摩皇帝的心意!

    “皇上应该还没有休息。”毕自严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我去找皇上再谈谈。”

    关于政改,毕自严还有很多地方不明白,比如那个惠通商行要改为皇家商行,主官挂三品衔,这个用意何在?比如重修大明律中关于‘财产权’的定义,比如那个税务总局等等。

    虽然皇帝向他解释了不少,他心中还是有一些细节,需要认真的商讨,斟酌。

    朱栩也没有想到毕自严这么晚过来,但心里颇为欣慰,两人来到偏殿,开诚布公的近乎谈了一夜。

    直到天色微亮,毕自严恍然而觉,站起来抬手道:“皇上目光如炬,思虑长远,臣有不及,惭愧之至。”

    朱栩脸上也有了一点困倦,摆手笑道:“师法古今,哪里有谁能知天下事,凡是多论多议总归是好的,毕师也切莫心急,朕就吃了这方面的亏,还是需循序渐进,方可不留后患,圆达通融。”

    毕自严深以为然,道:“臣明白,明日,不,今天臣会召集六部官员与靖王再做商议,有些律法细节,还要再严谨,长远一些。”

    朱栩颌首,用黄承元引起这场风波,他也是在有意强调大明律的地位。不管这次的结果如何,只要制定好的律法颁布出去,朝廷终归就有了大义在,真到了要做什么的时候,任何人都找不到足够的理由来指责朝廷,指摘皇帝。

    凡是师出有名,才能无往不利!

    毕自严这一次收获良多,急需消化,没有再多打扰便告退出了景阳宫。

    朱栩也是学到了很多,命人将记录好的谈话内容拿来,又细细的看着,同时拿起笔一点点将心得想法都记录下来。

    不远处的曹化淳与刘时敏对视,都暗自皱眉,近来皇帝都是这么废寝忘食的熬着,虽然年轻,可也不是办法。
>>>点击查看《独断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