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顺皇朝 > 大顺皇朝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百四十章:献俘(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顺皇朝 章节目录 第八百四十章:献俘(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报!!!二十万禁军大破安南,越朝皇帝李日尊被擒,不日将至长安!”

    当飞马急报将八百里军情急报送到长安时,整个长安便笼罩在一片狂热的气氛中。番□茄小说网  -.`.

    时有穷酸作诗曰:“忽闻官军收交趾,百年故土归中原。五十年来未曾事,今朝却得心愿偿。”

    这是仿造前朝大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但一股欣喜之情,却也跃然纸上。

    其实百姓也很好认同朝廷,只要国家强大了,百姓对朝廷的认同感也就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升。

    长安城皇宫中,陆承启更是大喜过望,连声说道:“好,好,好……”兴奋中的陆承启,当即让高镐准备笔墨纸砚,挥毫而就一纸圣意,乃是赏赐明细。陆承启不封赏官职,一切都由吏部评定功绩后,再定升迁。番茄小说□网○  `q`x-s`w`.陆承启定下的,全是三军犒赏,以及役殁将士的抚恤。

    这一场大战,自五月起,辗转三月,到了交趾雨季时,才堪堪结束了战争。

    但这仅仅是灭了李朝,并未将交趾整个纳入大顺版图。所以杨文广还是任重道远,要继续把交趾境内的武装全都剿灭,当然劝降也行。直到交趾境内再无一兵一卒,才算是圆满结束了这场灭国之战。

    同时,还要派出文官,接管交趾各州事宜。重新厘定赋税,清丈土地,发放给无地少地百姓……各种繁琐工作,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彻底将交趾融入大顺的制度体系之中。

    这些都是要紧却不紧急之事,陆承启让吏部、内阁去做了。现在他就等着李日尊到长安,怎么准备一场盛大的献俘之礼。番▽□茄小☆说网  w`w`.

    “嗯,趁着献俘,还可以在两侧御街上搞个阅兵,让百姓知道,禁军是多么强大了……”

    陆承启不愧是重生人士,对于宣示武力,宣示肌肉的计谋并不陌生。若不是现在顺辽关系平稳,他还想着到辽国边境上弄一次“红蓝”对抗演习哩!

    献俘的事宜,就要交给礼部和太常寺去办了。礼部就不说了,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而太常寺,也是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是卿监百司之首,太常博士,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从七品上,品级不高,职称却很清要。

    陆承启的旨意是:“命有司撰定献俘之礼……”

    其实献俘,大顺历代也有过,但还未形成定制。番茄小□说▽网☆  w.现在陆承启信心满满,日后献俘肯定会经常举行的,那这个献俘之礼,肯定要弄得风风光光,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这不是陆承启铺张浪费,而是震慑敌国的必要手段。如果没有这一层意义,陆承启也不会搞这么多东西的。要知道,一场献俘下来,花费起码在十万贯以上。十万贯啊,已经够发大顺一半官员的半月俸禄了。

    交趾距离长安,有两千多里。

    杨文广派出一万禁军,让折克行率领着,押解李日尊等一干文武大臣、皇后妃嫔、太子等人去长安。

    一路上,李日尊等要求诸多,以期拖慢行程。面对无知的前程,任凭谁都会惶恐不安。

    但不管怎么样,长安终究是会到的。

    一个多月后,折克行已经率领着禁军到了长安郊外。番▽茄小说网▽△`.`f`

    折克行让士卒进京去禀告,然后被告知须在城外驻扎一夜,明日卯时方能进京。

    折克行也知道,这是朝廷要布置献俘之礼,需要时间。再说了,军人就是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折克行二话没说,就在长安城外扎了营。

    李日尊当晚,那是彻夜不眠,望着巍巍长安,心下一片慽慽。念及故国,更是潸然泪下,禁不住吟出了那名篇:“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黎明后,李日尊刚刚清洗完毕,整理好衣裳,就被人带出了营帐,浑浑噩噩地想:“这次该是进城了罢?”

    进了长安,李日尊顿时便知道,自己真乃井底之蛙。长安之大,大到难以想象。“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李日尊也算是博学多才,竟然一字不差地将前朝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背了出来。这首诗近五百字,也难为他记得。

    进了长安城后,早有礼部官员手持露布在前引路,而李日尊等文武百官也象征性地被禁军用白绢捆绑起来,依次押到太庙、太社进行告礼,也就是献俘给祖宗、土地神。然后再押往宣德门,陆承启也早就在宣德楼上等候着了。

    到了宣德门前,只见御街两旁,全都是披坚执锐的卫士,诸军、百官都身穿官服,列队在宣德门前。李朝君臣来到宣德楼下,先在御街西边等候。参与献俘礼的将校军卒皆着军装,武装侍立,百官按班排列。在百官舞蹈参拜后,通事舍人引着李日尊君臣到献俘位。这时将校上前舞蹈朝拜,接着按照宣制仪
>>>点击查看《大顺皇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