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神级复兴系统 > 神级复兴系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玩家(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神级复兴系统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玩家(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今的‘玩家’,多是有魏晋风流的遗骨,如李渔能把豆腐做出二十六种味道,诗词歌赋,花鸟鱼虫,戏曲**无所不精。

    如金圣叹,生前批笔惊鬼神,临死遗言竟然是:花生米和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

    如张岱,墓志铭上刻着‘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只有这种欢脱自在的心态,以及强大的才华以及处事能力,对于生活情趣的热爱的人,才能把玩物丧志变成‘玩物立志’。

    近代这种风流纨绔,前后百年,可能只有京城王世襄了。

    王世襄出生在一个官宦,书香门第,父亲王继是清廷外交官,担任过张之洞的秘书,祖父曾位列内阁中枢。江宁道台,祖父的哥哥,也就是他的大爷爷是为慈禧太后提议修建‘颐和园’的督建者。

    高祖王庆云,曾经是两广总督。

    母亲一系,是江南大户商家,外公更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也是最早一批将后人送出国留学的思想家,母亲金章是美术大家,在英吉利学习过绘画,回来又融合了华夏的传统技法。

    舅舅金城,是二十世纪北方画坛领袖,地位超越张大千。

    标准的官三代加富三代的家庭背景,让王世襄从小接触到东西都不一样,而且强大的遗传基因天赋和勤奋好学,让他少年成名。

    幼时深受官换家族的儒学礼教方面的内核塑造,少年时又接触西方文化以及母亲的艺术熏陶,从小上的都是国际学校,在两种文化叠加的教育下,王世襄本应该成为一个出色的社会精英或者商人政客。

    但是他却成为了一个名动天下,独一无二的‘纨绔’。

    早年间京城八旗子弟众多,而且都是铁杆庄稼不用工作,于是就发展出了丰富的娱乐业,戏曲青楼这种已经满足不了这些纨绔子弟了,他们开始玩宠物。

    王世襄小时候就跟着这群人开始玩,小到蛐蛐,金鱼,上到金雕狼狗,只要是好玩的新鲜的,他无所不能。

    而且钟爱鸽子,为了培育自己的品种,他还请了八卦拳和太极拳的老师学武功,拜师清廷遗老学习摔跤,为了捉兔子抓獾,还学习了训鹰训狗,有两位‘打秋风’的挚友,其中一位就是京剧大师程砚秋的叔叔,荣三爷。

    王世襄先生不但玩,而且还都玩出了名堂,从他写的书名就能看出来,华夏除了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还有有些更加独特的‘娱乐文化’。

    《古代音乐书目》讲古代音乐曲目收录的。

    《竹刻鉴赏》讲传统技艺,竹刻竹雕鉴赏的。

    《清代匠作》记录清代七十余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现在几乎大多失传。

    《髹饰录》讲述华夏漆器文化哲学和技艺的。

    《明式家具研究》记录明式家具的。

    《蛐蛐谱集成》介绍王世襄先生养过的十七种蛐蛐的养发,生存环境以及特点,而且图文并茂。

    《说葫芦》讲述了华夏两百多种的葫芦种类,培育,还有一些关于葫芦的文人趣事,以及葫芦文化。

    葫芦在华夏文化中占有很大的地位,一万年葫芦谐音‘福禄’,寓意美好。

    《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是全世界最早关于鸽子培育的书籍,里面介绍了华夏本土的鸽子种类以及培育方法,图文并茂多达五十多种名鸽。

    《京城鸽哨》记录了制作驯养鸽子的鸽哨制作,以及一些关于华夏鸽子与华夏人的故事,比如周总理幼年时放鸽子的经历。

    《华夏金鱼》记录了华夏金鱼的种类和培育方法,金鱼是全世界只有华夏存在的一个种类。

    《獾狗篇》又名《相狗经》流传上个世纪的爱犬人之间。

    《高松竹谱》重新绘制了元代时期,画竹子的技法和特点,是一本图谱。

    从手工到养殖,到艺术品鉴,王世襄先生几乎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将一切能玩的东西都玩出了文化,玩成了精髓,以玩咏志。

    华夏的文化包罗万象,不只是诗词歌赋,百家争鸣,还有这种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玩物文化’。
>>>点击查看《神级复兴系统》最新章节